物价指数走低或成趋势 价格改制呼之欲出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孙健芳 8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9%。由于CPI不断走低,很多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国内CPI逐月回落的态势可继续保持。同时,放松价格的呼声也越来越强。
8月份的CPI指数低于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期,之前很多经济学家预测其在5%-5.4%之间,其中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在9月初预测为5.3%,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预测可能会低于5%。
而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6.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
月度环比数据是投资学家喜欢用来分析CPI未来走势的数据,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7月份下降0.1%,已是连续多月下滑,8月CPI构成数据中,食品价格下降0.4%,也是多个月出现下滑。
由于食品类价格在CPI占据34%的权重,所以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分析,预计中国国内CPI自5月份起逐月回落的态势可继续保持,这样将会逐步拉低全年通胀指数。截至8月,1-8月份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3%。
由于CPI不断走低,放松价格的呼声越来越强,如社科院金融所杨涛博士就认为,通胀率的下行是建立在物价管制还在持续,能源价格尚未正常化的局面下的。所以,银河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新法认为,目前正是价格改革的好时机。
与CPI指数低于预期相比,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在前几个月,光大证券潘向东就表示,未来两个月PPI会达到一个高点。而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1%,这已经创造了12年以来新高。
导致PPI涨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PPI当中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不断提高,在PPI构成数据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3%。
在8月份统计公布之后,CPI指数走低和PPI指数走高已经背离4个月,在光大证券潘向东眼里,因为CPI指数代表需求,而PPI指数代表供给,未来中国经济冬天还会持续。
- 救市显现成效 危机暂时平息 | 2008-10-15
- “泸州松绑”启幕价格放开 | 2008-10-13
- “泸州松绑”启幕价格放开 | 2008-10-13
- CPI 连续回落催生价改良机 | 2008-10-13
- CPI 连续回落催生价改良机 |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