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文炼:保证就业才能拉动内需
记者 李晓丹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扩散到全球,中国企业纷纷进入“过冬”状态。虽然近期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提振了市场信心,但刺激作用要在半年后才能显现,经济何时回暖仍然是企业最看不清的问题。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周期,成为政府和企业眼下最关注的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下滑,也要反思内部的约束。”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刘长秋在12月20日人民网主办的“应对经济周期:政府以企业角色论坛”上表示,这次经济下滑的速度非常明显,虽然与金融危机有直接关系,但中国经济的内部约束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内部的约束有几条,包括产业约束、资源约束、市场约束、分配约束,还有一个约束,就是我们在政策操作上没有能够做到更积极的超前,和逆向调节造成的一些约束。” 刘长秋认为,仅仅从外部调整,像1998年那样单纯靠消费拉动内需解决不了问题,政策调节必须是逆向的。
刘长秋特别指出,要刺激消费就要增加群众收入,“政府不仅要加大铁路、公路、机场这些公路设施,还要加大对低收入群的增长,否则起动的只是中间需求,而不是最终需求,那么中小企业的订单仍然不能增加。所以将四万亿的投资不仅要投向基本建设的投资,也需要投资在另外一方面,包括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人的最终需求这方面要下大功夫。”
对于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周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认为,企业首先要注意负债率,不能单纯依靠贷款。“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贷款的风险,如果利润过低就无法偿还贷款,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企业应将负债率与效益挂钩,通过调整成本及利润来避免负债过多。”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表示,对于当前企业关心的市场信心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和社会投资,另外一方面要保证就业。“要想拉动消费,首先要保证和增加收入,现在有些企业为了削减成本开始裁员,这对稳定市场信心很不利,保证就业是保证企业发展的一个必要基础,只有保证就业才能拉动内需。”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在经济周期下行的情况下,国家首先是要救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工厂关闭了很多,工人返乡很多,大学生也就不了业,我觉得需要尽快解决些问题。只有就业解决了,才能劳动内需。”
宗庆后表示消费刺激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工人工资过低。“现在要救企业,首先要降低税费。企业的利润低就没有办法提高员工工资,员工工资不增加就无法拉动消费,员工的工资一千多块钱,你说他怎么消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没有钱的话,第三产业怎么发展得起来?与其把钱用来补贴个人,不如通过减少企业税收的方式来增加工人工资。”

- · 曹文炼:调整信贷结构应为未来宏观调控重点 | 2009-08-03
- · 姚民仆:拉动内需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 2009-06-23
- · 拉动内需新举措 财政资金将补贴“赊销” | 2009-05-11
- · 刘纪鹏:中国不需要休克疗法 | 2009-02-27
- · 不必扎堆交通建设投资 |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