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4-21
程志云 胡蓉萍 赵红梅 张向东 席斯
订阅

6万亿信贷红线 风险隐患重重(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程志云 胡蓉萍 赵红梅 张向东 席斯 “如果全年信贷增速超过6万亿元,不审慎行为可能会大量出现”。3月中旬,中国银监会高层官员在天津的一个专题报告会上说,6万亿是一个大致的风险控制底线。

没有谁能料到,仅仅一个月后,新增信贷总量已经靠近这一底线。此时,4万亿计划中的第三批中央投资正在下达,信贷增速可能进一步突进。

上周,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一季度宏观数据的讨论会上,副主任贺铿也提醒说,当前,已经出现财政与信贷“双扩张”趋势,而且大量贷款是以“政府信用”为依托的。这样做违背市场规则,贷款质量有可能保证不了,风险很大,需要高度关注。

金融机构人士普遍认为,照此速度,信贷轻松突破6万亿并不令人惊讶,因此,二季度将成为关键时点,货币政策是否需要重估,届时也将变得明朗。

6万亿红线

这是一个并未明示,也未得到官方公开确认的信贷红线。

大约一个月前,中国银监会高层官员在天津的一个专题报告会上,谈到了贷款高增的问题。当时,3月份数据尚未披露,不过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达到2.69万亿元,超过全年计划新增贷款总量的一半。

这位高层官员说,以经验来看,银行每月新增5000亿元贷款是个极限,这样一年就是6万亿元。因而,5万亿到6万亿之间是今年的贷款增幅。不过,“如果信贷超过6万亿元,不审慎行为可能会大量出现”,因此,6万亿是一个大致的风险控制底线。

一位与会的地方官员说,这位高层官员曾两次提到6万亿这个风险控制底线,并且表示,如果这些贷款都能用到点子上的话,比如说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都能得到优惠,保增长可以无虞。

不过,银监会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对此并不知情。此前,对于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无论是官方内部和学界都有测算。一位央行人士解释说,按照理论派学者们的说法,国务院要求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按照这个基础计算,2009年的新增信贷大约就是6万亿元。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如果按照目前一些学者的预测,今年信贷大大超过6万亿,甚至达到7万亿或者8万亿,那意味着信贷发放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这些信贷是否进入实体经济,是否投到高风险的项目中都会难以控制。”

一位建设银行的人士认为,监管层根据以往的信贷投放情况分析,对不良和通货膨胀有担忧,并且信贷投放虽多,结构上仍然不尽合理,监管部门也担心各个银行有没有队伍来管理这么大的一摊资产。

监管部门如何在保增长和防范风险间权衡拿捏,正变得越来越富有挑战性。

信贷冲击波

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这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今年全年新增贷款目标是5万亿元以上,前3个月已达4.58万亿元,照此计算,剩下来的9个月,月均可投放量不超过500亿元。即使以6万亿计算,月均贷款投放也不超过1600亿元。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年初,建设银行确定全年新增贷款约6000亿元,一季度完成了80%多。该行公司业务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全年信贷额度是否调高,将会在二季度后再确定。不过该负责人预计,继续一季度的做法是相对安全的。

“经济并没有触底反弹,很多投出去的项目还没有建成,所以二季度还要进一步往里投,这都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且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宏观经济究竟有没有企稳。”这位负责人预计,全年信贷计划肯定超过6万亿元。

在建设银行年报发行会上,建行副行长胡哲一也曾表示,年初的信贷增量安排仅是根据一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初步设定的目标,建行会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全年信贷安排。他说,危机仍未见底,为应对宏观形势变化,中央政策仍留有“后手”,“后手”所需信贷增量也可能不包括在 5万亿里面。

农行某分行高管说,他们一季度贷款贷出去了900多亿元,占到了全年信贷计划的一半,估计二季度放出去的贷款会占满全年信贷计划。他预期,全年信贷规模突破6万亿没有悬念。“6万亿事实上是刚刚将大项目贷完,监管层不会坐视中小企业还没拿到钱就采取紧缩措施的”。

这意味着,信贷规模的实际控制线也可能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置。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