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归来
经济观察报 陈哲文
一
4日晚上10点,当64岁的吴永恒走进本尼托华雷斯机场的二号航站楼时,许多中国同胞已经先到了。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的外交官们向大家分发口罩、药品、食物和水。人们正在等待从中国飞来的南航航班CZ999,这是中墨间航班自5月1日停航后,国内派来接回中国公民的专机。
吴永恒原本不准备回国,他所在的《今日中国》拉美分社三个内派员工,两个已经先期回国了。作为社长,他想总得有人主持当地的工作,自己平时很注意,应该能安全度过疫情。
“我不能把病毒带回国”,头发花白的吴老半开玩笑地劝单位领导。后来外文局领导下了死命令,让老同志必须回。远在北京的老伴最近常常夜不能寐,总在凌晨三四点惊醒,三番五次打越洋电话催。安排好工作后,吴老决定回国。
在驻墨大使殷恒民等人的送别声中,当晚24时,79名在墨城的中国公民通过安检。大家甫一登机,迎面来的是南航乘务员的笑脸,还有每人一面的小五星红旗,吴老说,当时自己心里陡然热了。
CZ999航班有280多个座位,为了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乘客被安排得很开:同一排隔座位,前后排座位错开。此前机组根据专家的部署,绘制了这样一个座位图,并事先传给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按此给旅客办好了登机牌。
机舱两侧挂满了鲜红的五星红旗,身处其中,吴永恒感觉同伴们的神情明显放松了很多。在候机厅里,除了那个最小的乘客——一位两岁的小女孩走来走去外,其他人彼此交流不多。
乘务组组长徐娟娟是南航乘务部的副总经理,有29年的乘务经历。她开始组织乘务员给大家换上新的装备,吴老也拿到一个被专家称为“N95呼吸器”的口罩。
随机的还有上海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他是卫生部指派参加此次任务的医学专家。他和另一位助手开始给乘客们细致讲解口罩的用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5日凌晨4时左右,CZ999飞离墨西哥城。
二
3小时后,飞机抵达墨美边境的蒂华纳城。由于远离疫情严重的首都,这座城市至今尚无一例确诊为甲型H1N1型流感病例。聚集在此的19位中国侨民,也在等待包机载着他们回到祖国。
不过此时,机组碰上了麻烦,蒂华纳的上空天气太差,飞机几次尝试降落都未成功,机组只好请求备降美国的洛杉矶城。此时,大家的情绪开始有些不安,有人担心备降会节外生枝。
在相关部门的紧张协调下,飞机一路向北,最终备降在美国的洛杉矶机场。又经过3小时的等候,包机再次返回蒂华纳,聚齐98名中国公民后,5日13时,飞机从蒂华纳机场前往上海。
飞行途中,每隔几个小时,机长王世山就从驾驶舱中走出来,察看机组成员对乘客身体状况的即时备案,还不时与乘客交谈。
王是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空部副总经理,有着26年的飞行记录,曾经多次执行从暴乱国家营救华侨、向战争地区运送维和部队等飞行任务,但当接到了本次航行的通知时,王世山还是有一些担心:这么严重的疫情,万一被传染上了怎么办?
王世山的女儿正在广州大学念大一,她是学心理学的,专门打来电话告诉爸爸,要放松心态,记得吃饭后吃大蒜、喝茶水,还要备上口香糖,“免得巡舱的时候把大家都熏着”。
不过,南航方面的充分准备,很快打消了王世山的顾虑。按照计划,这次航班派出了一支由7名驾驶员、2名机修师、10名乘务员组成的队伍,另外,卫生部还派上海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和另一名航医随机,负责监控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健康状况。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飞机离开广州前,南航还专门配足了食品和饮料,做好不在当地补给的准备。一种不需要水洗手的消毒液也派上了用场。广东省的医学专家对机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设计好各种防范措施。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当一名旅客进餐时,他的邻座需要等他吃完后,方可解开口罩用餐,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
三
吴永恒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和墨国相比,“国内对疫情的防范措施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准备充分”。吴老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在墨西哥,政府采取的主要医学防范措施就是发放口罩。
在几万英尺的高空,墨西哥城的一幕幕又重新浮现在吴老的脑海。那是一座2000万人口的庞大城市。因为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爆发,它几乎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喧哗。在吴永恒离开墨西哥的前一天,办公室附近热闹的街区、道路几乎空无一人。
十多天前,吴老请两个要回国的同事吃饭,周围熟悉的小餐馆都关了门,吴老特地订了当地的喜来登饭店。可宾馆服务员说,我们不提供餐饮服务了,只向房间的客人送餐。
吴老的一位朋友是墨西哥城一家旅馆的经理。该旅馆的200多个房间,目前只住了7个客人。
疫情无疑让这个国家的经济遭到重创,无数的酒吧、舞厅和旅馆暂停营业。仅仅因餐厅关门就有45万人放假回家,而餐饮停业间接导致暂时失业的人数更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全墨西哥120多个航班被取消,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停了课。
不过,拉美人的乐观和随性,让严峻的疫情并没有在这个国家造成太大的恐慌。人们借着这个机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还有许多墨西哥人成群结队地去当地一些海滩享受阳光。
或许是受到这样氛围的影响,吴永恒也没有太过紧张,这也是吴老试图说服家人和北京同事的理由。不过,他仍然知道威胁还在不断迫近。
《今日中国》拉美分社所在的中国商贸中心大厦,位处墨西哥城市中心,聚集着很多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原本算是一片相对安全的地区。但是最近,这栋楼下被20多名流浪汉“占领”了,他们吸毒,随地大小便,甚至在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杀死了3个人。
吴永恒和在这栋楼里工作的人每天都要从这些流浪汉的跟前穿过进入大楼。他们显然是潜在的传染源。吴老多次向当地政府申请,希望能够帮助驱散他们,但一直未果。
这样的环境中,吴老不得不加强了单位的防护措施。他建议同事们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尽量避免乘坐地铁上班。同时,远在北京的杂志社和大使馆送来了口罩和消毒用品。
此时,由于墨西哥飞往上海的AM098航班有一名乘客经上海去香港后,被确认携带甲型H1N1流感病毒,国内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中国次日暂停了来往墨西哥的航班,并开始启动高级别的警戒预案,对新型流感接触者密切追踪,并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疫情仍不断扩散,但墨国考虑到各种因素,准备恢复商业营业和学校开学。中国公民明显感到当地的卫生体系似乎不能给予足够的保障,很多人纷纷订了回国的机票。
不过由于停航,这些中国公民在当地机场滞留了一段时间后,才踏上这次长达13000多公里、历时25小时的航程。
“飞行很漫长,但机舱里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大家都配合得很好”,卢洪洲回忆,当时乘客中有一个2岁小女孩要睡觉,乘务员调整座位让她能躺下来。年长的老人不能吃甜食,空姐把自己的方便面泡好分给他。
四
6日下午4点32分,浦东机场。
上海为迎接此次航班早已做好了准备。当地政府早在4月底便专门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小组,由副市长沈晓明带队。一支包括卫生、检疫、海关等多部门的队伍,已经在机场等候多时。
当CZ999进入中国领空后,机舱里顿时活跃起来,乘客们激动不已。“那种感觉真好。”老飞行员王世山说。
飞机安全降落在停机坪上,吴永恒心里感到一阵说不出的轻松。舱门打开,7名身着白色全套隔离服的检验检疫人员进舱,为每一位机上人员测体温。飞机旁,海关人员就地设点办理乘客的入境手续。
40分钟后,大家走出机舱,纷纷摇动手中的红旗,向迎接队伍致意。旋即,3辆大巴载着乘客们驶向浦东海边的一座酒店。同时,上海市组建的一支11人医学观察组,也入驻了酒店,负责今后7天对旅客身体状况的监控。
和其他旅客一样,吴永恒被安排在一个单间,不过“不许串门”。酒店每个房间都开通了国内外长途电话和宽带网络,以方便客人对外联络。
刚推开门,吴老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两封信:一封慰问信,上面写着“欢迎回到祖国怀抱”,一封是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提示。桌角还放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饮食不错,你看送来了苹果、梨子、芒果、枇杷,房间也干净整洁,”吴老说,“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报纸看。”
说完这话不一会儿,酒店服务员敲门送进来两份当地的报纸。吴老笑言,他要更正之前的“不满意”。
6日晚上,王世山和徐娟娟的机组也在经过37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返回广州天河机场,在经过简短的欢迎仪式后,他们被送进了特定处所,开始了七天的隔离观察。
谈到几天后的打算,大家都准备先安稳地睡上一觉。“回北京后,才能跟家人团聚,”吴永恒说,“等疫情过去了,我得尽早赶回墨西哥,那里还有很多工作。”

- · 中海油成功收购挪威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油气资产 | 2009-11-05
- · 墨西哥城,相拥而吻的夫妇 | 2009-05-14
- · 美甲H1N1流感确认1639例 超墨西哥 | 2009-05-09
- · 流感疫情墨首都趋稳 美国蔓延 | 2009-05-08
- · 今日世界图说(090507) | 200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