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能源局官员预警:可再生能源要防止盲目发展

订阅
2009-05-21
刘伟勋

记者 刘伟勋 我国过可再生能源领域不断涌入的大量投资,为这个新兴产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因部分企业的盲目发展而积聚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5月21日表示,可再生能源产业既要积极发展,也要实事求是,不能简单地急于求成。

史立山是在当天上午在河北保定开幕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与绿色革命”电力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领域出现了简单跟风的现象,很多企业是在盲目进入这一产业,加大了整个产业的风险。

从2005年开始,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大量资本纷纷投资开发风电场和上游制造领域。目前,我国风机整机制造企业已超过60家,潜在产能明显超过了当前的市场需求。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现象,目前国内太阳能硅材料的年产能已达到8万吨,可装备100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但国内的市场尚未启动,国际市场也因金融危机而出现萎缩,这就使得硅材料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不平衡情况。

史立山以风机整机企业和硅材料生产企业为例指出,很多企业只盯住容易进入的一些环节,无法做到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健康发展,行业内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未来的调整不可避免。例如,国内60多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大都从国外引进技术,分散地采购零部件进行组装,真正具备产业配套能力的企业很少。而全球已成气候的风电制造企业,都具有配套的产业链,绝不是完全依靠从市场上采购获得成功的。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循序渐进,不能简单跟风、急于求成。”他说。

在国电集团下属一家企业的一位高层看来,史立山的发言为行业传递出“冷静的信息”。该高层所在的企业是国内主要的风机整机企业之一,这一行业由于产能迅速增加,企业间已开始打价格战,未来3-5年内极可能出现一轮“大洗牌”。

不过,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的部分环节,是否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提高门槛,限制企业盲目进入,业界一直存有不同的声音。部分政府官员和一些大型企业的高层认为,应当限制后来者跟风进入,而市场人士则表示,行业的整合和实现供需平衡,最终需要市场的力量来解决,政府没有必要强行干预。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