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债井喷 发改委详解内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向东 中国企业债发行规模在今年上半年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
7月2日,本报从国家发改委财金司了解到,截止到6月底,全国已经发行了104只企业债,总规模为1836.8亿元。这是去年同期企业债发行数量的近10倍,规模上则是去年同期的6倍之多。
本报了解到,截至6月底,国家发改委已发行的与正在核准的企业债总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这其中包括铁路建设债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计划发行的企业债。财金司的官员告诉本报,“这些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规模都很大,所以下半年要发行的企业债规模应该不会比上半年少”。
这位官员还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
过去五年间,中国发行企业债的总规模不过5000亿。
发改委财金司的官员没有透露今年企业债发行的主要类型和比例。他表示,目前发行的企业债募集资金投向是完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来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领域。他说,“企业债在扩大内需,促进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
该官员还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还进一步推进了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4月28日,国家发改委财金司批准了规模为5.15亿元的大连中小企业集合债(8家企业),这是我国第三只中小企业债。他说,“中小企业发债主要的难点在诚信方面,目前各方面还都在为此进行探索”。
事实上,今年加大发行企业债的力度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同时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金融30条”。去年年底国务院发出的“金融30条”在第十三条明确提出,“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
国家发改委加大发债力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四万亿投资计划做配套。在四万亿政府投资项目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比例大约为1:1。按照中央政府1.18万亿投资的规模,大约需要地方财政配套1.2万亿,剩下的则需通过市场融资。
有关人士也表示,“此次加大发债规模和力度,主要是为了在落实四万亿投资计划中,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的功能。”不过,这位人士亦表示,“尽管已经加大了发行规模,但是相对于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来说,企业债这样的直接融资规模还是很小”。
事实上,企业债上半年受到了市场的强烈追捧。几乎所有的获批发行的企业债券均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这一方面与债券利率有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市场流动性的充裕。

- · 发改委推进医改 提高诊费降低药价 | 2009-11-24
- · 发改委要求天然气企业高负荷生产 | 2009-11-24
- · 发改委核准上海迪士尼项目 占地116公顷 | 2009-11-23
- · 发改委否认居民用电按87度为提价标准 | 2009-11-23
- · 企业债欲破40%资产上限银行间市场扩容疾行 | 200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