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国部队”招商 中国变身资本输出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刘丹 上周,两家中资企业“落地”新加坡。这是林敬文近期在中国工作的成果。这位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亚太区署长最近一直在中国“兜售新加坡”。
同样在上周,英国贸易、投资及商务部长LordDavies率英国信息通讯技术公司代表团访问北京、杭州和上海。“这次来主要是与中国的投资者会面,听取他们对在英国投资的看法以及协助他们在此过程中的需求。”LordDavies对本报说。
是的,就是在现在,中国对外投资正进入快车道。中国产业海外发展与规划协会的秘书长范春永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将发生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的历史性转变。
范春永说:“现在各国和各大跨国公司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个趋势,频频来与中国的官方、企业和协会接触。到澳大利亚的投资促进会下个星期就要召开。”
兜售新加坡
“现在危机基本触底,美国元气大伤,西方急需转型。中国的出口受到极大打击,这一轮的调整中迫使企业升级转型才能生存,而中国目前在人才、技术上的储备都不是很充分。这些企业需要找到一个平台。”林敬文告诉本报,这对新加坡来说其实是个机会。
为此,新加坡发展局调整了在中国一对一的操作方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新兴市场机会特别多。具有潜伏性的企业也很多,现在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五年之后可能就不一样了。所以现在我们很难说去找谁,与谁去接触。”林敬文说。
“招商引资的企业需要铺的广泛一点,特别是中国的民营企业。现在整个过程就像一个漏斗,先是广撒网,然后慢慢的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对中国来说我们感觉现在这个时机正好。”林敬文说。
上周,李宁体育服装用品公司在新加坡的首家旗舰店开幕,据介绍,新加坡将成为李宁品牌在东南亚的主要基地;另一家是AAC声学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的制造厂商,主要生产手机零配件。
“我们正计划在那边设厂,也要搞研发。”潘先生告诉本报,他是AAC声学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潘先生的“转移”是因为提供手机零配件是一个相对高端的产业,“待在国内,会有一个成长的瓶颈不好突破。国内的厂子我们还要做,但一些高端的东西可能就想借助新加坡这样一个平台来取得突破,往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去做。”他说。
“如果我们在新加坡能够生存下来,可以说,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潘先生说。
走出去
年初,渣打银行中国区研究主管王志浩曾测算,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1500亿美元,而同期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约为800亿至1000亿美元。并表示,今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首次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额。
范春永表示,中国的对外投资已经从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长期来看,将发生中国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的历史性转变。
“2009年,1500亿美元?这是不可能的。目前来看,中国还应该是一个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国家。”商务部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提出了相反意见。
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24亿美元,同比下降51.7%,
“由于去年同期有特大项目,从金额看,上半年对外投资下降,但目前有一批大项目正在协商推进之中,全年对外投资的总体形势仍然是乐观的。”商务部一位人士说,“1-6月份,境外设立企业数量增长较快,经商务部核准设立的境外企业907家,同比增长43.5%。”
不过马宇也认为,现在的确可以鼓励支持一些民营企业走出去。
上个月,美国11个州的17家招商机构共同组团去了宁波,向宁波和浙江企业介绍有关投资美国的各项制度规定。据称,介绍会吸引了200多人前来聆听,圣龙集团、凹凸重工等都对投资美国充满了兴趣。
范春永也说:“现在各国和各大跨国公司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个趋势,频频来与中国的官方、企业和协会接触。到澳大利亚的投资促进会下个星期就要召开了。”

- · 市场化询价之弊:谁在给招商证券“添堵”? | 2009-11-22
- · 张军:中国正加快资本输出 | 2009-11-19
- · 招商证券距破发一步之遥 套牢53亿打新资金 | 2009-11-18
- · 招商上市爆冷 券商已过稀有时代 | 2009-11-18
- · 招商上市爆冷 券商已过稀有时代 |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