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资委打算独立编制央企预算(2)
地方的尝试
尽管此次国资委抛出的两份文件仅仅涉及央企,但国资委却首选向地方征求意见,事实上缘于不少地市国资委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都已经实现了独立编制。
深圳市体改研究会会长贾和亭,作为原深圳市国资办一把手,对深圳市国资办独立编制国有资本收益预算的改革历程,记忆犹新。
深圳早在1995年就明确提出了这个改革目标。而在这项制度建立之初,最关键的就是确定了公共预算管理和国有资本收益预算管理完全分开。
“也就是说,财政部门只负责公共预算管理。国资监管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的收益预算管理。每年市财政部门和市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分别向市人大来报告各自的预算。”贾和亭回忆说。
独立编制预算,使得当时的深圳国资办在国资监管中如鱼得水。国资办手里有钱,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方便很多。
几年前,深圳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对员工的经济补偿几十个亿的资金,全部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用国有资产的收益来解决。
不过,随着独立编制预算的推进,缺乏监管的弊病逐渐显露出来。“人大对国有资本收益预算的管理,缺乏力度。对于这笔资金的跟踪、考核,基本上没有。因此也出现过一些对国有资产的收益违规使用的情况。”贾和亭说,而随着国企改革逐步完成,国企上缴红利在增加,需要支出的方面在减少,出现了资金过度充裕,“乱花钱”的情况。
据他透露,在最近一次深圳市机构改革中,这种存在了14年的国资办独立编制预算的模式,开始变化,深圳市财政部门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按照最新规定,深圳市财政委负责将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纳入政府预算体系,并监督市本级国有资本收益的上交。
有了地方的前车之鉴,对于此次国资委的试水能走多远,一位参会的地方国资委官员显得信心不足,“目前文件上体现出来的很多想法都是国资委的一厢情愿,很多方面都牵涉到和财政部的微妙关系,未来的路还很难说。”
财政部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秘书长王宝库也提醒说,目前我国的复式预算制度还没有建立,《预算法》中规定政府预算的唯一编制主体仍然是公共预算。
1 | 2 |

- · 央企利润下降税费增多,国资委称无法解释 | 2009-11-26
- · 潍柴动力忧虑后续终获陕国资委支持 | 2009-11-21
- · 央企副总新去处:国资委力推专职外部董事 | 2009-11-14
- · “民退”是“国进”的必然结果 | 2009-11-13
- · 李荣融说欢迎蚂蚁来重组大象 | 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