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中国甲流疫苗安全有效
记者 汪言安 11月3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在卫生部专门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说:“关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我们很有自信。”这也是卫生部首次就甲流感疫苗安全性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详解。
梁晓峰透露,从临床试验来看,中国的十个企业用了13000多人,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临床试验,而且是同时开展,“建国以来我们都没有同时开展这么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因为这是接种疫苗以后是属于精细观察,要24小时观察有没有乏力、体温如何等反应,在临床试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和季节性流感是一致的,在每个企业批准的疫苗说明书上都有临床试验的数字。每家企业不太一样,大致是在这个范围内。
针对有人质疑“现在打了几百万了,而报上来的不良反应只有300多例,为什么会这么低”的问题,梁晓峰解释说,在不良反应监测中,类似有点发烧,疼痛,红肿的,都未做不良反应上报。
但梁业承认,不良反应监测网,是我们国家这几年才在抓的工作,有些地方可能敏感性还不够,所以我们再次呼吁,接种疫苗以后如果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疼痛、高烧,要及时给接种点报告。“总的来说,目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我们掌握的季节性流感基本是一致的,不高于季节性流感,目前我们监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梁强调。
在这次通气会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也指出,疫苗的安全性要求高,因此对疫苗的质量监管比药品要严格得多,因此不仅仅是甲型H1N1流感,其他的季节性流感,包括我们国家用的30几种疫苗,质量都没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卫生部关于疫苗安全性问题的专门解说,正是由于此前有网站刊登文章称,近日北京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是因为国庆前各中小学接种疫苗引起。为此卫生部新闻发言人2日就此接受采访时称,此报道内容不符合科学常识和实际情况,是人为编造的谣言。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称,国庆节前,北京市中小学并未开展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此外,国内外科学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疫苗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因此,其接种将极大增强易感人群的整体免疫力,已接种人群中不会出现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现象。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说,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试验结果和接种工作实践证明,中国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按照有关规定,重点接种人群可在“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手段
在3日下午卫生部的媒体通气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指出,任何病都是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中国前段时间的边境检疫、公共场所、学校以及特殊环境中采取的措施,特别是洗手。甲型H1N1流感是飞沫传播,只要阻断飞沫就可以避免,所以公众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要勤洗手,要会洗手,在一定的时间要开窗通风,尽量控制、限制室内举行大型活动,各个国家采取的防控措施都是一致的。
对个人防控来说,注意营养,锻炼身体,勤洗手,所在的环境保持新鲜的空气,这些保障措施都是有效的。疫苗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这点一定要讲清楚。而且媒体讲的时候,一定要增加笔墨来谈个人防护的手段,这是非常有效的。

- · 卫生部:4人接种甲流疫苗死亡 疫苗总体安全 | 2009-12-02
- · 全球13处检出动物甲流 专家称不必担心 | 2009-11-30
- · 金价创1180美元新高 专家预计或上1200 | 2009-11-26
- · 甲流病例53例死亡 1634.9万人接种甲流疫苗 | 2009-11-17
- · 中国发现2例接种甲流疫苗后死亡病例 |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