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国际投行是导致央企浮亏114亿元罪魁祸首
记者 焦建 据新华网消息称,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日前发表文章披露,共有68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导致业务浮亏114亿元。“一些国际投行称为导致中国企业衍生品投资失败的罪魁祸首。”李伟称。
李伟披露,从目前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央企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参与企业多、业务品种广、亏损数额大。根据调查统计,目前有68家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截至2008年10月底,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合约市值为1250.0亿元,形成了114.0亿元的浮动净亏损。
另外,有26家央企是自行在境外从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业务(OTC),且大都与交易对手私下签订的是“一对一”的非标准化合约,交易风险大、透明度不够。
李伟还详细披露了几家央企在石油期权合约上的亏损。东航集团、中航集团和中远集团在2008年6~8月国际油价达到历史最高点时,与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签订了高额石油期权合约,在买入看涨期权同时卖出看跌期权,签约后不久油价快速跌破了约定的行权价,这3家企业不得不双倍赔付交易对手,截至2008年底共赔付折合人民币8.06亿元(东航1.5亿元、中航4.38亿元、中远2.18亿元)。
李伟总结了造成央企巨额损失状况的六大原因,认为主要原因是企业套利投机。“纵观接连发生的一起起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巨额亏损,无一不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套利投机而忽视其风险所致。”李伟在文中说。
他同时认为,一些国际投行的欺诈行为是造成重大损失的推手。央企投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普遍发生浮亏和损失,当然首先要从企业自身找问题,但也与国际投行恶意兜售带有欺诈性的、设计复杂的高杠杆产品有很大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企业遭遇金融衍生产品投资滑铁卢,一些国际投行是罪魁祸首。”李伟说。

- · 银行理财又爆高额浮亏 | 2009-12-29
- · 银行理财又爆高额浮亏 | 2009-12-29
- · 唐双宁:国内银行持有美元债券衍生品浮亏约27亿美元 | 2009-08-24
- · 中国外运远期外汇及燃油合约浮亏3亿元 | 2009-04-03
- · 太保浮现长期价值 | 20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