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铭:人民币并不和美元挂钩
记者 张然 商务部网站消息,12月1日,正在日内瓦出席WTO第七次部长级会议的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接受了外国媒体采访,就多哈回合谈判、世界经济形势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作出解答。
2010年结束多哈回合谈判非常不易
采访过程中,陈德铭指出,在2010年结束多哈回合谈判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表示,只有尊重香港会议对多哈回合的授权,锁定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同时将2008年12月农业和非农主席案文作为谈判基础,谈判才有希望尽快达成成果。“如果要推翻已达成的共识,重头开始谈判,就会失去成功的希望。”他说。
虽然认为明年结束谈判不容易,陈德铭还是强调,经过8年的努力,谈判已完成了80%左右,中国政府坚定地支持在2010年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他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仍然非常不稳定,世界需要支持经济复苏的明确动力,如果谈判取得成功,将每年给世界创造5000多亿美元的收益。
人民币并不和美元挂钩 汇率应保持基本稳定
陈德铭称,中国的人民币并不和美元挂钩,而是实行浮动的、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中国的汇率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美元是主要的支付和储备货币,在篮子中占的比重会大一些。
他说,中国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坚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参考主要货币走势,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2005年改革至今,人民币已经相对美元升值了20%左右。
陈德铭表示,今后中国仍将按照主动、可控、渐进的原则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也会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他直言,当前全球关注的重点不应是人民币汇率而是美元稳定的问题。这两个货币的总量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美元作为世界主要的支付和储备货币,在当前全球经济十分脆弱的情况下,应当保持相对稳定,这有利于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好的环境。
他说:“现在某些国家自己的货币不稳定,却要求人民币升值,它的主要理由是因为贸易不平衡。”同时他认为,汇率不是影响贸易平衡的根本因素,货币升值不能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关键是各国要实行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使贸易更加自由和便利化。
贸易保护主义不能实现经济恢复
针对一些经济学家把金融危机说成是美国超前消费与亚洲出口导向间的失衡问题,陈德铭表示,在市场经济下,是消费决定需求,如果美国的进口商不向亚洲发出订单,亚洲的企业是不可能大量生产商品的,也就是说,是美国的消费拉动了亚洲的生产。现在资本泡沫破裂了,美国的房地产、资本市场收益减少了,消费减低了,“当然我们尊重美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应当是市场行为,即体现为美国进口商对亚洲订单的减少,这样亚洲也会相应调整结构。他说,中国今年实现8%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而国际贸易的贡献则是负值。
陈德铭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应当建立在贸易自由化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如果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实现国内生产的恢复,“是没有竞争力的,也不能持久。”
他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生的国际贸易分布和结构的变化,是由多方面复杂因素造成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发达国家获得了更高的资本收益,同时其国内产业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更多向高新技术产业,精密机械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另外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利用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积累一定的贸易盈余也符合历史规律,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也曾在相当长时间内经历了同样的历程。
此外,陈德铭表示,中国不会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希望进出口更加趋于平衡,明年中国将努力扩大进口。他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的进出口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恢复性增长,但仍然会低于去年的水平。

- · 【收评】虎年首个交易日 主力资金暗潮涌动 | 2010-02-22
- · 美元:反弹与反复 | 2010-02-22
- · 非美货币:趋势之外各自冷暖 | 2010-02-22
- · 铜的多项选择 | 2010-02-22
- · 中美摩擦的不是贸易而是汇率 | 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