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承武 2010年4月28日,商务部公布了对美白羽肉鸡产品反补贴调查初裁公告。本案是中国首起对进口农产品发起的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4月28日公布了中国首起对进口农产品发起的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决。初步裁决,美国应诉公司被裁定3.8%-11.2%不等的从价补贴率,未应诉公司从价补贴率为31.4%。
商务部在初裁中认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存在补贴,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商务部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决定,自2010年4月30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时,应依据初裁中确定的各公司从价补贴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初裁后,调查机关还将继续进行调查,包括实地核查,并将依据法律和事实,公正、公平、合理作出终裁裁决。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本案是中国首起对进口农产品发起的反补贴调查。调查机关通过调查发现,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白羽肉鸡产品饲料作物玉米、大豆提供的大量可诉性补贴,使美国白羽肉鸡产品在中国市场上获取了不正当的竞争优势,对中国白羽肉鸡产业造成了损害。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白羽肉鸡产品是活体白羽肉鸡屠宰加工后的肉鸡产品,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数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70%以上。应国内产业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申请,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于2009年9月27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涉案金额超过7亿美元。
资料:补贴与反补贴的含义
补贴通常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的生产商或者经营者提供资金或财政上的支持,包括现金补贴、价格支持或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与未受补贴的同类产品相比获得竞争优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补贴是指在一成员国领土内由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提供并授予某种利益的财政资助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措施。构成补贴的三个要素包括:补贴是一种政府的财政资助行为、补贴具有专向性、补贴授予了被补贴者某种利益。
按照出口实绩提供的补贴(出口补贴)和因使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而给予的补贴(进口替代补贴)属于禁止性补贴。对于禁止性补贴,一成员可以要求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也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不被禁止、又不能被免于质疑的补贴属于可诉补贴,在实施时将会受到一些限制,受影响的成员可以启动反补贴调查,并征收反补贴税,以抵消因补贴产生不公平竞争行为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规定了各成员方在反补贴调查中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我国依据世贸组织协定制订了反补贴相关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配套的部门规章,它们构成了我国调查机关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法律依据。
- 商务部:中国外贸总额十年内将翻倍 2010-04-19
- 商务部否认中美就人民币汇率初步达成协议 2010-04-19
- 商务部人民币压力测试结果:企业可承受人民币升值不到2% 2010-04-17
- 商务部考虑对三大矿商展开反垄断调查 2010-04-16
- 猪肉价格大幅下降 商务部开始收购中央储备肉 201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