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石油机关幼儿园也在早晚进园和离园的时段采取了严格的安保措施。这个幼儿园有一套身份识别系统,通过刷卡能确认家长的身份。5月4日之前,园里并没有严格执行刷卡制度,刷卡率大约只有80%,有些时候家长做一个登记就可以进入。现在,幼儿园规定早上每个家庭只能有一名家长陪同入园,必须刷卡,并亲自将孩子交到班级老师手里。下午接孩子时,家长也要排队刷卡,与本班老师“手对手”交接后才可以领走孩子。如果让他人代接,要及时联络老师,将委托人的个人信息告知老师,确认签字后才能将孩子带走。
园长王金波介绍,他们有数道安保环节,分别设在院门口的大铁门、教学楼门口以及班级门口。首先,是在大门口由园长把关,要求家长出示门禁卡;其次由行政人员和保安监控刷卡信息,然后,由安全员和园内行政人员在教学楼门口把关;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由本班老师“认人”。
该幼儿园目前有54个摄像头,计划增加到163个左右,实现全覆盖。
门卫是学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学生上下学的高峰时期。西师附小的徐冲贤表示,学校从2001年起就用保安门卫替代了看门老头,不过,在发生这些校园血案之前,学校安全方面的措施主要针对防火、防盗、学生在校园内的打闹磕碰以及校门口上学放学时的交通安全等问题。今年5月4日起,校园保安人员从原来的5名增加到了8名, 24小时轮岗执勤。
西师附小在增加保安力量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巡逻机制,重新制定了门岗值班制度,执行了更加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原先保安只在校内巡视,5月4日之后,学校要求保安把巡视范围扩大到校门外附近。学校制定了教室值周计划,要求男教师全部上岗,规定在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时段,学校各门口除保安外,还配置一个值周男教师。一名女教师和一名行政干部同时在校内巡视。
“以前来访者登记后就可以进去,现在需要受访老师到校门口接,来访者离开校园时也要有老师送出。”徐冲贤说。
除了学校自己的防范措施,西城区公安分局在上下学时段也增强了巡逻的警力。5月6日下午3点30分不到,西城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王警官就已经来到西师附小大门口巡逻。
另外,警用便携式钢叉、防割手套、自卫喷雾器,这些平日里几乎不与学校发生联系的警用器械,如今已开始陆续出现在学校保安手中。西城区公安分局和区教委联合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及校外机构配备了近200个警用钢叉。
西城区教委保卫保密科科长董振东说,最近经常接到黑龙江、吉林的一些学校和教委打来的电话,咨询这种警用钢叉在哪里能买到。
日前西城区教委已经拥有了一个图像信息系统监控报警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委托给一家安防公司管理,有专业人员24小时值守监控。
除了幼儿园和中小学,大学校园也提高了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据中国传媒大学保卫处处长夏和全介绍,该校成立了学生治安服务队,由32名学生组成,都是男生,自愿报名,校保卫处审查资格。巡逻时间为每天下午下课后到晚上10点半。学校给治安服务队学生每月补贴50-60元。
蔓延的恐慌
连续发生了这5起血淋淋的校园惨案之后,恐慌的情绪在家长群体里蔓延。
在北京做建材生意的福建人钱雪娜,儿子在西单小学上四年级,家里三代单传,就这一根独苗。由于家离学校不远,以往夫妻俩都让孩子自己回家。多起校园血案发生之后,远在福建的爷爷、奶奶不放心了,专程飞到北京,要求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孩子上下学的接送问题。这家人最后决定,尽量夫妻俩抽空去接,实在没时间,就由两个老人去接。
- 北京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戒备”:紧急配发... 05-07
- 东莞要求学生出校门即可看到警车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