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陕西则略差于内蒙古。“我们在等待山西,目前陕西各城市已经拿出了各自的整合方案,但省长还没批。”据陕西陕北矿业公司的沈显华介绍,目前陕西地区的一些整合标准中,改扩建的煤矿吨数目前不是很好确定。
由于陕西的陕南地区,煤矿资源分布也处于较零散的状态,如果依据120万吨的话,那大部分煤矿需要关闭,这将造成当地居民需求无法落实的现状。
河南同样是煤炭主产区,但河南地区的煤矿分布相比陕西更加零散,业内人士评价河南的一贯方式是,“那地方几乎没个大煤矿。全部是兵丁搞建设。”
“我们也想集团化发展,也想在管理上省省心,但是前天条件很苛刻,我们只能努力往好的方向发展。”河南濮阳市政府的人士回应。
相对于煤炭主产区来说,其他煤炭产区煤源分布零散,资源面积碎小,整合的难度非常大。
2007年的 《煤炭产业政策》规定,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新建、改扩建矿井年产规模不低于15万吨。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新建、改扩建矿井年产规模规模不低于9万吨。其他地区新建、改扩建矿井年产规模不低于30万吨。
同时该文件还规定,“十一五”期间各地一律停止核准 (审批)年产30万吨以下的新建煤矿项目。但在执行中,由于各地资源分布、及当地需求等现状,到目前仍有部分矿井未按此规定实行。
国家安监总局相关人士透露,如果新文件下达,这些指标中有一些仍会上调。
面临困难
3年的攻坚战,国内的煤矿从2万多个减少到了1万个左右。
煤矿的集团化发展,相关部门大都乐见其成。能源部门期望通过煤炭企业集团化发展有效利用资源,安监部门则希望煤炭企业规模化发展减少事故。
然而,《煤炭产业政策》自身价值未完全尽显。
据山西煤矿企业人士介绍,山西在整合过程中,有一些改扩建矿井仍未达到120万吨的标准。这里有人的因素,也有现实情况的因素。现实的因素包括,改扩建的矿井周边资源接近枯竭,在无法另设矿井的前提下,只好划给原有矿井,虽然该矿井改扩建后仍然未达到120万吨的要求,但这已是最好的节约、利用资源的方式。而人的因素则是一些灰色收入。
一些煤老板认为,为了自身利益,煤矿改扩建、新建、逐渐推进到120万吨,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谁也不愿意一下子切断自己的财路”。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建、改扩建一个120万吨的煤矿,救活资金大约5个亿左右。到真正运作起来,挖煤卖钱,总共大约需要40个亿左右。
这样大额度的资金投入,加上其他条件的限制,如煤矿的法人必须有8年煤矿管理经验,三年未出现大型事故等限制,几乎谢绝了绝大部分民营投资者。
“新来者寥寥,已进入者者突击关闭,其他问题怎么解决?”业内人士指的其他问题即是利益问题,这或许是煤矿推进中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1 | 2 |
- 河南煤改7条财政支持政策即将出台 06-16
- 陕西煤改方案近日出台:不搞一刀切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