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正制定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谢良兵
16:38
2010-06-25
订阅

 记者 谢良兵 6月24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白炽灯)路线图,计划分期逐步淘汰不同型号的白炽灯,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可持续能源是中国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个基础前提,绿色能源亦对达到小康目标非常关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国别主任森本秋绘在研讨会上说,“逐步淘汰白炽灯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是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活动,并且在中国正在大规模展开。”

据了解,“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是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在 8400 万美元的项目资金中,1400万来自于全球环境基金,1890万来自于政府,3200万来自于私营部门,60万来自于其他资助,剩余1850万来自于实物配套。

这个全国范围的大型项目由国家发改委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执行,旨在每年减少大约 440 万公吨由于使用白炽灯而产生的碳排放。项目策略包括推广节能灯,并且推动整个中国照明市场的改变,使之朝高效能源的照明产品方向迈进,并带动相关技术与实践。

研讨会上,有关人员介绍了项目开展以来的主要成就,包括淘汰白炽灯的路线图和推广节能灯计划的制定,以及在偏远地区开展的送节能灯活动。例如,在此项目支持下,甘肃定西在 2009 年 12 月获赠 10 万只节能灯。

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白炽灯产量37.6亿只,约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紧凑型荧光灯(CFL)产量36.5亿只,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如果未来几年逐步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那么节能灯使用量将迅速增长。

据悉,目前照明占能源消耗的19% ,而使用节能灯可以使这个数字减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去年7月在绿色照明项目的签字仪式上所言,“改变一个灯泡,同时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数据显示,中国在2009 年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达到 360 亿美元,而截至 2009 年年底,单位 GDP 的能源消耗与 2005 年相比降低了 1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中国低碳转型的支持总金额已达 6 亿 8300 万美元。

除了淘汰白炽灯的路线图,发改委目前还在研究逐步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的配套政策及专项规划。发改委环资司节能减排处处长吕文斌表示,未来国家将修订相关高效照明产品的性能标准及能效标准,提高国家检测机构对高效照明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控能力,以及进一步完善高效照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