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从全球来看,中国内地企业表示希望在2010年增加研发投入的意愿最强,对于研发投入方面的“乐观/悲观相差指数”为52%,而全球的平均值为25%。
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兼董事长徐华指出:“中国企业期望提高研发的投入,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转变观念,期望在产品、服务、流程等方面加大创新。”
“如果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促使企业将车间向中西部转移,那么,对人才的渴求正在促使企业的研发中心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集中。”陈帮奎说。
市场接近性
内资对研发中心的热情内有转型的压力,外有跨国公司对研发“高地”的占领。
“我们想要成为3M美国研发总部以外的全球头号研发中心。5年内中国研发中心的活力指数达到45%的目标。”这是3M中国研发中心今年对外透露的“野心”。
所谓活力指数,其实质就是加快在中国推出新产品的速度。45%的活力指数意味着每年将推出上百个新产品并产生上亿美元的销售额。
过去5年,全球在研发方面累计投入67亿美元,3M中国研发中心作为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部分,中国的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3倍多,约400人。
更多外资在中国的研发机构负责人,都有着3M般的野心。
商务部的资料显示: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超过1200家。截至2009年底,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独立法人形式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共465家,投资总额128亿美元,注册资本74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
商务部一位官员表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入正在不断加大,而且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基础型、创新型本地化研究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作为其亚太区研发总部,甚至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
他认为,中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升级是促使外资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关注中国的市场,关注中国的进步。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保持并拓展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可以直接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以支持其产品的先进性和技术行业的垄断地位,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在谋划 “中国新战略”,即以中国市场为重心,在中国的生产研发等环节也开始加大为中国市场“专供”的服务。
商务部外资部主任马宇告诉记者,外资企业在中国加工制造的年代正在逝去,相关的竞争已经非常饱和。
“近2-3年,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与外资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增长速度在缩小,但是现在的投入显然不足够,因为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原本就有很大的差距。同样的投入,中国企业推出的新产品状况不太理想。”马宇说,“中国企业要有更强的意识,为中国转变为主战场做好充足准备。”
1 | 2 |
- 2010中国企业家国学(北京)论坛盛大召开 2010-08-02
- 物流业增速放缓 企业效益下滑 2010-08-02
- 提请证监会牵头联合彻查凯恩股份 2010-08-02
- 央行发布6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0-08-02
- 茅台“饥渴营销”再涨价 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