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寻求更加高端的投资
张斌 刘鹏
08:04
2010-08-10
订阅

记者 张斌 刘鹏 中国欧盟商会的秘书长Dirk Moens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丁凯。

丁凯是个工程师,非常喜欢数字。

丁凯来中国8年了,前六年半在一家驻上海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工作,剩余的时间在商会。

丁凯很喜欢中国,他把来到中国看作是自己整个家庭的一个机会,现在他的小孩在中国学习,能讲流利的中文。

丁凯说自己将选择永远的住在中国。

当听到这次采访是有关外资在华投资环境的时候,丁凯热情的说:“你的这次采访太及时了。”

欧盟商会刚刚做完一次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他说,习惯了在不同市场“拼杀”的跨国公司要的是一个能够竞争的环境,看的出来,中国政府目前最想要的是更加高端的投资,最想做的是发展国家研发中心,但是这不应该以牺牲公平的竞争环境为途径。

:您怎么看待现在外资在华的投资环境,与以往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Dirk Moens:你这次的采访非常及时,因为我们最近刚完成了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有两件事情是非常清楚的。第一,有大约550企业参加了我们的调查,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我们所有行业的增长非常有信心。他们都认为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他们非常有信心,非常乐观。他们认为10%的增幅或许不可能,但是8%或者9%%是可能的,这依然要比其他国家高出很多。他们对此非常确信。第二,他们很担心正在改变的商业环境。他们自己能够觉察,他们认为现在的状况不像两年前一样了。

如果你问我的话,我认为他们说的有些是对的,一些是来自感知,另一些是确凿数据之上的事实。如果想了解公司现在的担心,我们得回过头来看一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中国应对非常好,反应非常快。突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对于这些公司的全球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因此,中国现在比以前变得更加重要。这给了那些在中国管理外国公司的管理者很大压力,因为公司总部要求他们应该对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现在,这些公司总部提高了中国市场的预期,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就是竞争加剧了。竞争不光局限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现在,跨国公司还要和中国国内公司竞争。中国国内公司发展非常迅速,有些已经成为行业的全球领先者。第三点就是成本上升了。原材料,资源的成本在上涨,工人的薪资水平也在涨。这三个因素造成现在在中国做生意不如以前容易了。

除此之外,政府的一些政策不是很明清晰,如果公司认为这些政策不清晰,他们就会抱有最坏的打算。比如像本土创新的政策,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的话,我们认为这可能被用来阻止我们参与竞争。他们就会觉得有风险,像这样的政策就可能被利用来排挤国外公司。这就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不知道这些政策会如何被执行,这项政策是否会被用来支持国内公司。这就解释了我们商会公司为什么觉得事情变得更加困难,与以前相比,现在缺少公开性。

:您刚才提到贵商会公司非常有信心,这信心都来自哪里?是因为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强还是因为中国市场越来越大?
Dirk Moens:两者因素都有。首先,中国的市场已经非常大,最重要的还是增长潜力。他们看到中国政府正在做出巨大努力,特别是推出刺激经济计划来推动经济较快地发展。因此,这会让人产生信心。

第二就是,他们看到中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在中国,在可支配收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现在,这种差距正在缓慢的缩小,这会带来更多的国内消费需求。


 

:随着中国投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贵商会公司的战略布局是否会改变?

Dirk Moens:考虑到中国增长所带来的机遇,中国仍然是很多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他们不会降低中国的重要性,最起码是和两年前同等重要。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密切关注现日常工作中发生的情况,看看他们能不能在同等地条件下与其他国外公司和中国国内公司展开同台竞争。

他们所要的就是竞争。这些公司已经习惯于在市场上搏杀,因此,竞争不是问题。问题是国外公司想知道政府如何保护地方公司,支持他们,给他们优惠、补贴或者出口补贴的。因此,地方公司将会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也将得到更多竞争优势。因此,外国公司就会觉得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这就是外国公司现在考虑的事情。他们想要的只是被公平对待。

: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选资”的程度了吗?

Dirk Moens:政府领导们非常了解,在15年前,外国直接投资是非常受欢迎的。我可以想象地方政府的关键业绩指标是和外国直接投资是有联系的。从投资范围上讲,我认为中国政府已经缩小了投资范围,变得专注于某些领域。中国现在寻找更加高端的投资,与技术和能源相关及研发中心等等

我们的公司明白这一变化。他们担心的是将不会受到公平对待及不给他们同等的竞争机会。一方面,中国仍在欢迎外国直接投资,对外国投资的大门仍然敞开着,只不过只局限于某些行业。投资范围比以前变窄了。在华的外国公司现在比较担心的是他们怎样能够与日益强大的中国国内企业展开竞争。他们仍然担心中国政府会给国内企业更多扶持,随着时间推移,外国公司就会被挤出中国市场

:您是否认为中国进入到了利用外资的新时代?

Dirk Moens:中国国内行业变得越来越成熟,他们要发展自己,发展自己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海外留学生回来加入到国内企业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另一方面讲,中国肯定是想参与全球经济,但是要想参与全球经济,中国就得必须注意不要过多地保护本土行业。这是因为你也想受到其他市场的欢迎。因此,我认为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国内公司正在崛起,中国还是要努力给外国公司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的话,当你想进入其他市场的话,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你们的成员是怎么来应对这种变化的?您有什么建议吗?

Dirk Moens:我前面多次提到感知。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它得不到数据和事实的支持,感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你最后做投资决定时,感知就会出现。为了改变你的感知,你需要找人谈话。我们商会的公司非常清楚中国想要发展国家研发中心,但是很很多种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外国公司希望中国采取一种不直接干扰市场竞争的方法来做这件事。这些途径包括升级研发中心,增强大学和国内公司的合作,这会让公司清楚地了解往研发方面进行投资,但是如果只把这些市场留给国内企业,那样的话,政府就是直接干预了市场的日常竞争,这会引起我们商会的公司的担忧。

经济观察报:你们商会成员里面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他们非常想来中国投资,但是由于其他国家提供特别优惠,他们就去了这些国家投资?
Dirk Moens:你知道公司有自己的投资组合选择,他们是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他们考虑投资的机会与风险之后就会给出一个投资提议。我认为当今中国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很多公司仍然来中国投资。然而,他们感知到来中国投资的风险变大了。如果他们继续来中国投资,可能需要提醒的一点是风险与机会并存,他们需要平衡分配投资资金。将资金投资在不同国家是最佳的投资方式。这事关在投资机会和风险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我所说的风险是指在竞争有关,有同等对待有关。如果外国公司看到国内公司得到太多政府的扶持,他们就会放弃一次投资的机会。

:您认为外国公司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Dirk Moens:我认为如果成本上升的话,那是所有公司都会面临的困难,他们可以竞争,这不是一个大问题。我认为最令人担心的是监管体制,是确保得到公平对待的法律体制。如果出现法律争端问题,你想能够公平地得到解决。

:谈到政策,现在外国公司面临两个政策争执,一是高科技企业认证,第二个是政府采购法具体执行办法,您对此是如何看的?

Dirk Moens:这两个都涉及到技术价值问题。从很多方面来说,认证一直是我们担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认证,你的公司是不能运营的。这一点在其他国家都适用。有些公司担心申请认证的程序不是很清晰,他们不知道如何申请。第二点就是拿到认证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你得解释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你还要花很长时间来启动你的公司。你可能变得很紧张,如果花太多时间,情况就会变得很紧急,因为你的竞争对手这时候也能已经准备好启动他们的公司了。第三,有一些事情是重叠的。你可能需要这个机构的认证,也可能需要另一个机构的,都是一码事。你需要花费资源和时间,你知道我们不光有大公司,还有小公司。每次申办认证需要花10000美元,如果一次成功的话,那还行,但是如果你申请三次,人们可能就不会再去做这件事了。第四点涉及所要求提供的信息。知识产权一直是一个问题。由于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度不够,公司就会对被要求提供过多的信息而感到不安,因此,他们不情愿为了得到认证而提供过多的信息。以上就是外国公司所担心的问题。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