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工信部这三年
在李毅中的带领下,作为大部制改革的实验田之一的工信部,在既逢外部多事之秋、又有内部人事变动和职位调整的情况下,走过三年历程。
自2009年年中,工信部开始进入高层领导更迭期。当年7月,对中小企业和产业领域颇为熟悉的原副部长欧新黔去世。推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务院交由作为工信部牵头单位主要工作之一,而欧新黔曾有主抓中小企业工作近十年的经历。
一年后,工信部主管电子信息行业副部长娄勤俭调任陕西省副省长,娄勤俭在调任前,在工信部主要领导中排名第四。
而今年12月初,李毅中由于年龄原因,被免去党组书记一职。此外,亦有传言称,工信部另外一位副部长也将调任央企高管职位。
除高层人事变动外,同时工信部内部相关司局也不时发生人事调动。今年7月,工信部先后宣布阚润田等10名司局级官员的人事变动,涉及办公厅、无线电管局、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局、规划司、人教司等部门。今年10月,工信部又先后调任原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为消费品工业司司长;调任原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许科敏为中小企业司副司长;免去张莉的消费品工业司司长职务。
有人称,这样频繁的高层领导变动也许实属正常,职务调动是部内工作需要,为了更好的进行行业管理。
但是也有人认为,对于工信部这样一个新成立的大部委来说,“百业待兴”,各项管理职责亟待落实,相关行业需要有管理经验又有威望的人来协调,这样频繁的人事变动,对于工信部来说不利。
三定方案确定工信部设24个司局、600多人,目前主要在位于西单图书大厦旁边的原信产部大院办公,由于办公条件限制,部分司局甚至租用旁边的民航大厦办公。对于这一办公问题,李毅中已经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至今仍未完全解决。
今年3月,李毅中在《行政管理改革》上发表署名文章,在总体肯定大部门制改革情况下,分析了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他说,从工信部自身来看,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还面临几地办公、分散拥挤、资金短缺、设备设施落后等特殊困难,支撑系统缺位,行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开展工作难度很大。
李毅中直言,“三定”方案仍在磨合,职责到位仍然艰难。比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要素协调保障缺失,存在责权不一致的情况。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推进“三网融合”等重点工作推动难度很大。
李毅中所提到的这些领域,按照“三定方案”均是属于工信部的行业管理范围,但是项目审批、兼并重组等大部分权限都集中在国家发改委等更为强势的部门。有关人士说,这些都造成工信部很多行业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工信部力不从心。
以调整工业结构来说,目前的有效措施是,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手段,工信部可以和地方签订淘汰落后责任书,但是控制新项目投资方面,权力在发改委。推进中小企业方面,工信部试图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等手段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但更为关键的促进中小企业多方面投资的道路,却一直难以打通。
而面对这种局面,李毅中曾多次在内部大会上表示,要先做好手底下的事,再去考虑更多的事,现有为才能再有位。同时他会对工信部600多名官员讲,更多的权力,意味着肩上更多的责任。
李毅中在前述文章中还说,对大部门制的管理要求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切实做到不干预企业、不走老路,履行好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加强行业指导的职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诚如所言,“不干预企业、不走老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李毅中提出的这一推进大部制改革的建议目标,不仅是改变工信部眼下在某些领域仍力不从心的措施之一,更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标准。
1 | 2 |
- 李毅中卸任工信部党组书记一职 苗圩接任 12-17
- 李毅中:整顿个人网站 力度还将加大 12-17
- 李毅中: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仍有障... 12-17
- 李毅中回应谷歌事件:企业必须遵守所在国法...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