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雷 黄利明 3月5日下午,赵启正、陈昊苏、韩方明、葛剑雄、黄友义、袁明、蔡建国等7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新闻发布会,就“公共外交”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赵启正:讲卫生也是公共外交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称,公共外交人人有责,政府是主导。还有就是民间的一种自动行为,也有人办自己的研究会、研究所。他表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还有社会精英是公共外交的中坚力量。
他表示,公共外交是为了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文化、说明中国的历史、说明中国的政策,回答外国人的不解之处,同时也倾听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议。赵启正说,公众是基础,就是说你并不是为公共外交而去,但却表达了中国的形象,很守纪律、很有礼貌、很谦让、很讲卫生,这是中国人,对中国印象好了。所以,公众的对外表达是我们的基础。我们可以说,公共外交人人有责。
赵启正对所谓的“人人都是外交官”这一说法进行了反驳。他表示,政府外交是横向的,它代表国家主权,通过交涉、谈判,最后形成共识、协议、声明、公报或者谈不拢,再回去。所以,人人不是外交官。
对于政府如何保证民众对公共外交过程的知情权的提问,赵启正委员称:现在知情权完全是通过媒体来表达的。我们外交部每周都有多次发布会,还有外交部的开放日,大家进去看看、聊聊天。他们还跟媒体有吹风会,请专家讲讲国际形势,交流交流看法,这就是给大家知情权了。特别是在外交方面,每天报纸上外交消息太多了,通过媒体扩大了知情权。
葛剑雄:公共外交要从不自觉到自觉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参事葛剑雄表示,公共外交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从不自觉到自觉。
葛剑雄说,你是中国人,尽管你自己说你不代表,但是人家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这是不自觉的。当然,自觉的公共外交,就是主动的向外国人解释中国的某些情况,人家了解的就比较具体。
葛剑雄举例说,以前有人问我,中国政府讲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你说西藏到元朝时才是中国的呢?我说,一个国家的统一、扩展是有历史过程的。比如西藏,唐朝的时候就是和亲,既然和亲了就是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到了元朝的时候就归中国管辖了。因为外国人不知道,听我讲他们就明白了。
葛剑雄称,我们的优势恰恰在于我们不是外交官,我们不代表政府,我们代表个人,像我们这样,我是代表学者,我的研究以及我发表的意见有可能不是百分之百的跟政府完全一样,我们甚至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批评我们政府的某一项做法,但是不影响我们对我们国家总的形象如实的说明,使他对我们了解,我觉得这个身份可能更合适。
- 真实的赵启正 2011-03-02
- 赵启正与33家外媒畅谈两会热点 2011-02-25
- 复旦公布“朱学勤论文涉嫌抄袭”调查结论 “有缺点,但不是剽窃” 2011-01-13
- 赵启正的经验、鼓励与鞭策 2010-03-03
- 一周观点纵览 200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