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但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保障房建设落实到省级财政,支持一直是非常低的。真正的大头,还是出在各县市的土地出让金上。
“事实上土地出让金收益的提取,今年满打满算最多可以提取1000多亿的规模。”秦虹告诉记者。而外界对此造成误解的原因是经常将10%的土地出让金提取比例,安放在土地出让金总收入上。“实际的算法应该是土地净收益,这一块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多。”
2010年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小苏曾告诉本报记者,看似高昂的土地出让金中其实很大部分都属于成本,日益高涨的拆迁补助也在推高土地成本。“从全国普遍情况来看,成本占土地出让金总数的比例约在三分之二左右。”
假如以这一比例计算,2010年高达2.9万亿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中,其纯收益部分大约只有1万亿的规模,而按10%提取之后,用于支持保障房建设的资金也就1000亿元左右。
除此之外,目前试点城市可使用公积金贷款。根据秦虹掌握的数据,在2010年,公积金支援保障房建设的规模,大约在400亿元左右,2011年估计难有更大幅度增长。地方债的额度则被定在2000亿元的规模,尽管中央政府已明确表示地方债将优先支持保障房建设。
但即便地方债全部投入保障房建设,加上土地出让金提取及公积金贷款,地方政府资金尚有几百亿的缺口。
填补资金缺口的办法多种多样。“比如说最近河北省为了保证建设资金,把原来按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计提,调整为按土地出让总收入的5%计提。”齐骥列举道,而有些城市则将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土地净收益计提比例提高到20%。
不过,这些办法并不能打消地方政府对资金缺口的焦虑。
透支
住建部1.3万亿的保障房建设资金安排中并没有将土地的成本考虑在其中。
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据,在2010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新疆建设兵团)住房供地实际完成12.54万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2.47万公顷。
“如果以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算,每亩土地的供应成本应该可以控制在80万元每亩的水平之内。”以自己在各地实际参与土地一级开发的经验,大岳咨询顾问公司总监李伟提供给记者这样一个数字,即便取50万元每亩的标准,2.47万公顷保障房用地的供地成本就高达1852.5亿元,这全部是免费划拨的。
而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所需的土地面积,无疑还将远超过2.47万公顷。
在实际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把这些供地成本转移给开发商。“比如配建、‘定地价竞保障房面积’等等新型的招投标模式。”李伟称,此外大型开发商进入二三线城市时,承担一定的保障房建设面积也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要求。
上海绿地集团在2010年末进入武汉市场开发世界第三高楼项目时,便与地方政府达成配建一定量保障房的协议。而福建省也作出最新规定,自今年3月15日起,各地年度出让的新增商品住宅建设用地,按照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公共租赁住房。
另有一些地方甚至将保障房项目产权直接出售给开发商,并约定在未来一定的期限内,以财政资金,或者是划拨土地的方式赎回。“这笔支出将成为地方政府极大的负担。”李伟这样认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压力转交给下一届政府。
这些成本累计,甚至可能超过“明面”上对保障房建设的直接投资。“假如不盖保障房,这些土地可能在招拍挂市场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个价格不是1800多亿的成本价所能替代的。”每划拨一块保障房用地的同时,理论上就意味着地方政府的一笔土地出让金收益损失。
不过,2010年,保障房建设用地对商品房建设用地的“挤压”尚未看出来。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资料,2010年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其他住房实际用地10.89万公顷,同比增长42.5%。商品房供地与保障房供地实现了同步增长。
但李伟对此提出的疑问是,“还有多少土地可以这样供应呢?”
(实习记者郑奕对本文亦有贡献)
1 | 2 |
- 保障房的运营成本 03-22
- 保障房商业化资金不足5000亿 03-22
- 两部委开始下达350亿保障房资金 03-22
- 国开行与住建部签订协议 1000亿资金支...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