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导游事件调查:旅行社无序竞争搅乱市场
讯 到昨天为止,桂林导游事件仍未圆满解决——游客还是比导游事件前少了20%~30%,阳朔最有名的饭店“西街传人”生意至少减少了一半,基本见不到团客。部分导游表示,今天将继续“休息”,静观其变。
虽然本报昨天已就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之一——零负团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那么零负团费的根源又在哪里?对此,有旅游业人士将矛头直指旅行社之间竞争过度。
部门争食衍生近千“小社”
“一家大的旅行社可能下属十几二十个部门,几乎每个部门都是承包出去的独立核算的一家‘小旅行社’,甚至很多旅行社里的计调部都能独立接团!根据估算,桂林现有的90多家旅行社里总共有接近1000家‘小社’,这种又多又小又散的‘旅行社’竞争局面,也加剧了旅游市场的混乱。”昨天,桂林某国内旅行社的总经理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连日在桂林采访发现,桂林街头无论是景点附近还是市区商业中心地段,到处都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包括分社、门市部、各类网点)。
据桂林市旅游局副书记阳国荣介绍,桂林共有挂牌旅行社90多家。但由于90%旅行社下面都分设了几个甚至几十个独立的承包部门,至于全市究竟有多少这样能独立接团的“小旅行社”,旅游局方面都没有掌握这个数据!
资深导游小吕告诉记者,各旅行社下面的承包部门独立接团的情况很普遍,“比如台联国际旅行社下属的海外部、国内部、东南亚部等等,都是能独立接团的部门,每个部门单独核算。像台联、漓江、环球、桂林中旅等国际大社,每家下面基本上都有15~20个承包部门,一些小型社下面也都有3~5个承包部门,以此估算,桂林起码有700~1000家‘小旅行社’!”
据了解,桂林仅有桂海旅行社、桃源旅行社、华夏旅行社等少数几家社旗下是没有独立的承包部门的。
“小社”“鱼龙混杂”搅乱市场
很多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桂林旅行社太多、太散、太小,“小社”的无序竞争直接导致了“零负团费”接团。
已经转业的老导游雷先生告诉记者:“1998年我入行时,桂林无论是旅行社还是独立的承包部门,都至少比现在要少1/3。当时桂林的旅游很好做,绝对没有零负团费接团的旅行社,一般旅行社在接团时就赚了很大一笔了,加上导游加点、带客进店购物的返点,旅行社的生意也很有赚头。”
雷先生表示,像桂林这样的中小型城市,有着近1000家小旅行社,数量之多在全国估计也能排在首位了。但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桂林60%以上市民从事着跟旅游相关的产业,靠旅游吃饭。所以,只要旅游市场运营正常,小的、不诚信的旅行社将必然退出历史舞台。
万余导游仅三成带团
目前,桂林市共有在册导游10000余人,上岗的约3000余人,只占导游总数的30%。一位已经“退出江湖”的导游界前辈江女士感叹:“现在桂林导游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桂林旅专毕业的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比起我们当年导游像个‘香饽饽’似的胜景,现在的行情大不如前了。”
跟全国各地一样,桂林的导游也实行松散管理,即挂靠在导游公司或旅行社名下,有团的时候就在旅行社的“召唤”下上岗带团。但是,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导游人数又比1998年时候翻了一番,导游“这碗饭”越来越难抢到手了。据了解,桂林的10000余名导游中,除了3000多在职和在其他行业就职的以外,还有不小的一部分处于待业或者失业状态中,甚至很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呆着。
资深导游雷先生追忆说:“1998~2002年导游可吃香了!当时,导游碰到自己不想带的团,可以拒绝旅行社,旅行社为了接团,甚至会给导游‘人头费’,比如一个30人的上海团,旅行社可能会给导游600员的‘人头费’。哪像现在啊,全都反过来了,要导游给旅行社‘人头费’了!当时我们带一个4天的台湾或者新加坡团,好的时候一个团能挣4000~6000元,一般也能挣个3000元。现在我听旅行社老总们说,桂林一个普通导游年薪也就3万~4万元,最了不起的导游才能拿到年薪10万元!”
桂林导游还需提高素养
桂林导游事件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桂林市政府主管部门对桂林导游们有什么要说的吗?昨天,记者采访了桂林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
“桂林导游的整体素质在全国来说都是很不错的,但导游还是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导游在此次事件中提出了要给他们提高福利、购买保险等,这些要求我们都已经着手研究。
该负责人说:“但是,桂林的导游在提高自身文化、业务素养方面还是不够主动。比如每年我们都会根据国家规定对导游进行56个小时的业务培训,包括旅游政策法规、礼仪培训、现场实践等,但是往往很多导游都千方百计逃课。”
她说,其实导游也是一个教授,是一个在大自然中讲课的老师,导游还是一个团的团长,他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到游客,导游应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对于目前导游挂靠导游公司和旅行社的管理模式,她认为这种相对松散的管理方法应该改进,今后旅游局应该会对导游加强管理,包括将闲散导游编入固定组织,让他们参加培训等。
最后,她还坦言:“其实导游上访这个事情也不是一件坏事,对我们加强行业管理也是一个促进。”
全市旅行社应砍掉八九成?
此前有导游给出这样一个计算桂林旅行社合理数量的原则,建议将桂林的旅行社从近百家砍剩到十几家大社。但桂林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桂林不会限制旅行社数量,只要符合办社标准的,主管部门都会批准。“因为旅行社的优胜劣汰应该由市场来调节,而不是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
不达标准旅行社都清除?
该导游说,一个旅游城市旅行社的合理数量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筛选:1.旅行社给带团的每个导游以正式员工待遇,发工资和买社会保险;2.每个旅行社都要和游客签订合同,合同必须经过仔细论证;3.每个旅行社的门市部,只能招揽客人,进行登记和签订合同,一律不得自行安排导游,而汽车、司机食宿,旅游路线由总公司统一调度;4.实行“旅游全程一票制”,在合同签订时,一次缴完所有必须费用,除了购物外,导游带去的点一律不准再收费。旅行社对旅游线路、价格、食宿、购物点、车辆、导游、景点具有控制权。
“达不到上述四个要求的旅行社,一律清出旅游市场。这样,桂林的旅行社将从近百多家被砍剩下十几家。10~20家大的、规范运作的旅行社为较为合理的数量。”
淘汰旅行社市场说了算
对此,桂林市旅游局副书记阳国荣则表示:“桂林的旅行社是一种放开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只要达到办社标准的,我们都会批准办社。而不像以前那样,政府每年批准申请办社限制在50~80家。”
她指出,旅游市场是一个市场化很高的市场,政府部门的职责是维护正常的市场运营秩序,但是哪家旅行社或者哪个承包部门要淘汰,这不能由政府制定行政式命令来决定,而是应该由市场调节说了算,那些服务质量差的、客源极其少的旅行社,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来源:新快报)
- 桂林旅游拟定向增发 | 2007-12-25
- 桂林政府披露旅游从业者上访事件真相 | 200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