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箕:城中村的终结(1)
1 | 2 |
这片只有0.29平方公里的城中村,人口密度是广州市区平均水平的20多倍。村东头,双向八车道的广州大道横贯广州南北,隔道相望的是高楼林立的广州新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南边接壤的是繁华社区五羊新村,往北是车流不息的中山一路,往西则有广州地铁一号线杨箕站,充斥大量“握手楼”的杨箕村如同一座孤岛。
这块“孤岛”却是异乡者在广州这个城市中的栖息地,这里生活着一群打工者、小摊贩、小白领、小手工业者。他们大多来自异地农村,在这个城市生活多年,却始终无法融入其中。他们为这个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力,也需要杨箕村这样为他们提供廉价生活的地方。
广州138个城中村因为这些人的到来而得以错位生长,又随着这个城市的新一轮扩张逐渐消失。为迎接两年后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广州试图到2010年基本完成旧城改造任务,杨箕村也是被改造的目标之一,改造总投入预计17亿元,改造过的杨箕村房价将超过万元。廉价的生活即将结束。
出租屋
小马每天下班都会从杨箕公交站下车,然后穿过发出阵阵恶臭的杨箕涌,再拐两个弯,从古旧的玉虚宫门前经过,面前是一座名为雄镇坊的牌坊,这里是杨箕村的北门。杨箕村是个有历史的地方,早在800多年前的宋高宗时代,杨箕村便有村民进驻。不要说建于500多年前的玉虚宫,就是这个牌坊也始建于清末。
小马对这些并不太明了,这只是他回到租在杨箕村房子的必经之路。从牌坊进去,刚才还晒得人发晕的日头一下子弱了下来。两边房顶中间只漏下了一线天,这是杨箕村最常见的“握手楼”。从一片发廊、士多店(即小杂货店)和快餐店中穿过时,他尽量不东张西望,否则路边发廊里马上会传来卖力的拉客声,伴之以窃窃的娇笑。
小马的居所在一栋5层高的小楼里,他和妻子租下了4层的一个小单间。10平方米的房间,包括了厨房和厕所,剩下的空间仅够放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5年。
这是杨箕村最常见的出租屋。最新统计显示,杨箕村现有各类房屋1496栋,大多为四五层的居民自建楼。每栋楼除了村民自住一间或一层外,几乎每一间都被建成小单间,方便出租。广东揭阳人小邹在杨箕村经营一家士多店,同时也做房屋中介生意。她随身带的腰包里塞了几十把钥匙,带客看房一次收费10元,成交一套可以赚50元中介费。
在带客看房时,她总要求租客随手关门,“在这里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她说。由于人员庞杂,治安一直是包括杨箕村在内的广州138个城中村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一项由广州市社科院进行的调查显示,约6成的广州违法犯罪分子藏匿在城中村中。
在小邹看来,这决不是一串干巴巴的数字。在杨箕村住了7年多,她曾不止一次地看到巷道里上演打架斗殴的血腥场景;暗夜里,时常某个角落里就传来女人尖锐的嘶喊声:“抢劫啊……”
巡逻的治保队员和警察散见于村里的每个角落。在许多建筑物的墙上,警方告示很醒目:提防以“按摩”、“招嫖”名义色诱抢劫,请洁身自爱。在广州日益现代化的光鲜包装上,这就像一个刺眼的另类脚注。更有人形容说如果不断东扩的广州是一条巨鲸,那么杨箕就是它如鲠在喉的“硬骨头”。
房客
小马的房东老缪对外地人有一种说不清的复杂心态。一些外地来的 “白粉仔”、“小混混”、“做皮肉生意的”好像都喜欢在杨箕村落脚,一切都“乱糟糟的”。回想起20多年前,日子虽穷,但是过得很安稳。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杨箕村人靠2000多亩良田种菜为生。那时候,老缪到广州市区卖菜,踩三轮车也要30分钟。如今,这些被政府征用的昔日菜地上,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仍在日盛一日地疯长着。
然而,老缪也承认外地人同样令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他家除自住外的10个单间现在全部租给了外地人,每个月能收租5000多元。40岁以后,以打散工为生的他就不再干活,就这样玩了十几年。
在湖南衡阳人李小菊眼里,像老缪这样的杨箕村人都是“晃膀子的”——生活无忧,无所事事。她跟丈夫住在杨箕村一个只够“放一张床”的单间,以此为家有好几年了。李小菊每月房租是350元。
不下雨的时候,李小菊在村南门附近长长的巷道里摆一个剃头摊。这恐怕是广州市区最简陋的理发店:一把旧椅子、一张旧凳子,一面镜子挂在巷道的墙上,镜子下面空格装有剃刀、梳子之类理发用具。一小块雨水浸泡形成的黑色墙灰上,写着“理发3元”的字样。从她的理发摊往南不到100米就是五羊新村,这里有很多美发店,“洗剪吹”一般在20元以上。
李小菊早前在广州白云区的电子厂打工,后来“图自由”便当起了剃头匠。黑龙江人孙承飞也是因为受不了工厂的管束,才来到杨箕村开了一家水果店。店面不大,只有10多平米。顶上搭了个小阁楼,下面卖水果,上面住人,每月房租1200元。
最近连日多雨,李小菊只好待在家里望天发愁。瞅着天一放晴,她就出来摆起了摊,陆续引来不少老顾客。李小菊知道,只有在杨箕村,她的理发摊才有市场。在这里,外地人来自全国各地,有做小生意的,有买不起房的小白领,大部分则在周边的工厂、餐馆、超市、按摩院等处上班。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像他们这样的外来人口在杨箕村到底有多少。小邹说,在杨箕村80%的人是外来房客。
首善之区
现在,李小菊觉得生活越来越艰难,理发收入所能买到的菜越来越少。在菜市场,一斤冬瓜1块钱,一斤通菜3块5,一斤菜心竟然要7块钱!挑来挑去,李小菊最后总是提着一片冬瓜回家。
1 | 2 |
- 全国各大城市舒适生活的月薪标准 | 2008-07-29
- 城镇官员“合法”农村住宅应受关注 | 2008-07-29
- 土楼围城 | 2008-07-28
- 大盘再下一城,谨慎之心仍不可缺 | 2008-07-28
- 银联携手中行发行银联标准长城预付卡和支付卡 |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