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王星辰扩张插曲:购武林药店生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吴丽娟 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NYSE:NPD,简称“海王星辰”)有意放弃其筹备多月的并购杭州老店事宜。
海王星辰2007年底登陆纳斯达克后,以每年1000家店的速度全面扩张,收购是其实现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
9月25日,杭州武林药店有限公司(简称武林药店)总经理梅水英对本报表示,对于收购一事,海王星辰最近一直未有回应,未来合作可能性不大。
并购生变
武林药店前身为培元堂,建于1923年,拥有36家门店,是杭州本土的连锁药店品牌。
今年4月起,海王星辰和武林药店就合作事宜接触,8月,双方初步达成意向,由海王星辰全资收购武林药店,后者成为海王星辰下属公司,海王星辰杭州区老总同时兼任武林药店总裁。双方在在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的名称为 “杭州海王星辰武林药店有限公司”。武林药店原有商品结构、人员予以保留,海王星辰原则上同意将武林药店品牌做大,并有意借用该品牌进入中药领域。
梅水英透露,公司希望采用新模式,即B2C方式经营连锁药店,这在浙江药店业还没有人涉足;另外,老牌的武林药店希望效仿北京同仁堂经营国药馆,这些都为公司拉开资金缺口。
最初武林药店希望和海王星辰合作,是因为目前医药零售行业利润非常薄,海王星辰有自己的品牌、规模大,和商家谈判时,掌握了终端话语权。
坊间传言此次收购价格为3000万元,但梅表示,由于没有再谈合作,双方约定不向外界公布数字。
8月15日,双方就合作签署协议商量至凌晨两点。但翌日,海王星辰方面发生变化,表示总部不愿签。一直到9月3日,海王星辰方面称,由于整个医药连锁市场下滑,合作条件也要变动;另外,武林药店8月销售环比下降,成为收购的障碍。
对此,梅表示,连锁药店有淡、旺季之分,武林药店8月销售同比上升了6.5%,很可能是对方不愿合作的借口。
梅水英透露,海王星辰还要求武林药店将最好的房产,即位于杭州武林路300多平方米的药店抵押给海王星辰,“这种条件我们能答应吗?”梅说。
本报致电海王星辰,其董事会秘书钱然婷表示,对于收购一事,海王星辰不予置评。
海王星辰收购是否受资金压力影响,尚未有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海外资本市场对海王星辰并不看好。作为第一支海外上市医药股,海王星辰IPO时最高股价达到17.2美元,但其后股价一直跌落,近期则在4美元上徘徊。
8月27日,海王星辰董事会宣布一项4000万美元股份回购计划,拟在未来16个月推行,回购将根据市场状况不断进行调整,由公司不时作出决策。
全速扩张
2007年底上市后,海王星辰以每年约1000家店全速扩张,但自建店较慢,海王星辰更希望在资本市场寻找机会。
今年2月起,海王星辰接连收购宁波新世纪68间药店及东莞汇仁堂18间药店,拉开了其收购大幕。在医药连锁业利润薄弱的当下,其高速扩张引起行业关注。
“收购对采购渠道控制要求高,但是较快的扩张手段,这是市场份额的要求,作为连锁企业,当然希望规模不断扩大,可以在资本市场融资。”开心人大药房副总郑英华表示。
“2009年底海王星辰计划达到4000家店,如果收购顺利的话,看2009年底,是不是能冲到5000家。4000家店是有保障的,我们每年不会少于1000家店。”钱然婷表示,这是海王星辰上市融资的规模要求,只有在规模做大后,成本才会降低。
钱然婷表示,海王星辰的快速扩张是基于一种类似于沃尔玛的经营思路,即通过做大规模,减少中间经销商,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海王星辰内部人士说,公司大约15、16小时开一家店。“如果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我们不会惧怕多开一些店,只要有这样的人群。”
在从沈阳到深圳的沿海城市,几乎随处可见海王星辰药店,但对内陆地区,海王星辰开店极为谨慎,一些省会城市都未有涉及。

- · 华侨城上海拷贝欢乐谷 旅游+地产双渠道连锁扩张 | 2009-07-24
- · 中国式海外石油版图扩张 | 2009-07-15
- · 银行次级债密集发行 扩张和风险并存 | 2009-07-11
- · 海德鲁亚洲扩张计划被拒亚洲铝业分化投资人策略奏效 | 2009-06-30
- · 丰田章男走马上任 丰田结束扩张时代 | 200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