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价墓地被曝 网友感叹“死不起”
实习记者 马丽娜 清明节刚过,殡葬业的暴利让网民发出“死不起”的感慨,其中天价的墓地更是远远超出了一般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出现“天价公墓”,价格是7万元/0.8平方米。
中央台记者的实地暗访发现,北京墓地最低价也在万元以上,同面积的墓地因在陵园中所处位置、地势和是否朝阳等因素存在几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差距。
高价墓地背后的“推手”
土地稀缺当然是原因之一。以南京为例,《新华日报》报道,南京每年死亡人数3.5万,以每个墓地占地5平方米计算(含配套用地),再过6年,经营性墓地将全部用光。土地的稀缺,决定了墓地价格自然走高。
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殡葬,亲人死后不管花多少钱都要风风光光的下葬,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不会像平时一样斤斤计较。开发商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绞尽脑汁想出各种不同的名目,在墓地等级的划分上大做文章。
政府相关利益部门“睁只眼,闭只眼”。政府允许民政部门进行墓地商业经营,求得墓地“自收自支”。但4月1日,民政部、发改委、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各地清理整顿非法建设墓地、违规出售、转让墓地、超标准建设墓穴等现象。其中特别强调:禁售“活人墓”;购买者不得私自转让、买卖;禁止农村公益性墓地从事经营活动……
民政部既是游戏者又是游戏规则制定者,这不难理解为什么年年喊要治理殡葬业暴利,却年年不得力。
因此,高价墓地的出现,是一个社会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决“天价墓地”的突围之法
据北京市民政局并葬管理处副处长石道文介绍,北京首个市级公益性公墓即将投入使用,将主要以骨灰墙格位的形式,为今年1月1日以后去世的本市户籍人口提供公益性、低价格殡葬服务,并将对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免收服务管理费。预计价格不会高于每个3000元。
上海市滨海古园也首次推出低于1000元的廉价墓和999元的生态墓地。
这些“经济适用墓”的推出,也只能暂缓高价殡葬与消费者承受力之间的矛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恐怕还要靠广大消费者观念的转变。

- · 女子醉悬高楼惊动谈判专家 12楼窗外呆两个半小时 | 2009-08-13
- · 腾讯二季收益增八成 股价创新高 | 2009-08-13
- · 【传媒视角:互联网已死】 | 2009-08-13
- · 政府原则上不直接干预铁矿石谈判 | 2009-08-13
- · 切·格瓦拉女儿:“我不喜欢把他的脸孔商业化”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