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然 7月5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北方的气温也明显上升,华北江南华南局地气温达到38~40℃,高温范围还会逐日扩大。另外,近日,我国主雨带从黄淮江淮一带逐渐南压至长江流域,5日降雨强度有所增强,局部可能出现大暴雨。
自6月30日起,南方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5日白天,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的部分地区、陕西东北部和关中地区、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南、山东大部、湖北西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江南中南部、华南、贵州南部等地有35~37℃、局地38~40℃的高温天气。
据悉,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按照法规,气温实况达到37摄氏度以上时,北京市气象台可以发布橙色高温预警信号。据新华网报道,4日北京市平均最高温没有达到37摄氏度,气象专家表示,将密切监测天气今后发展趋势,再决定是否提高预警标准。
华北黄淮稳定受到大陆高压控制,高温范围还会逐日扩大,而南方受副热带高压南落影响,高温范围会有所减小,江南北部将退出高温,面临雨水的滋扰。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主雨带未来一周将在江淮地区至江南中北部摆动,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4日夜间至7日和8日至11日。据中国天气网报道,随着降雨的到来,预计7月5日至7日,重庆中部和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和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对于持续高温天气,气象专家表示,由于我国处在东亚季风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每年五月份起,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副热带高压加强并从海上奔袭到我国陆地上,雨带也随之向北移动。而随着雨带不停北上,华南地区逐渐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因此出现高温天气,这是非常正常的季节现象。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两天,内蒙古西部、陕西东部和关中地区、华北大部、黄淮、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贵州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35~37℃的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39℃。
气象专家提醒高温区注意做好防暑降温、食品安全以及水电资源的调配工作,防范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设备因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 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警报 风雪范围涉及30省 2009-11-12
- 中国17省市今将受强高温袭击 2009-06-25
- 奥运期间或有极端天气事件 2008-07-16
- 高温也不怕 制冷最快空调推荐 200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