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勇 特约记者 龙喆 由哈尔滨飞至伊春,航班号为VD8378的客机与8月24日21时35分左右在接近跑道时断成两截后坠毁,机内共96人,其中乘客91人,机组5人。目前,遇难人员42人,54人生还。
事发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立即率领交通部、安全部等多部门领导赶赴事故现场,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健也在第一时间带领调查小组赶赴事故现场。
从现场观察,飞机的残骸距离飞机场约有1公里左右,从破碎程度来看可谓“十分惨重”。飞机的机身几乎全部化为灰烬,只有机尾的深圳航空标志依稀尚存。
“太可怕了,当时飞机降落时突然颠簸的很强烈,随后行李开始滑落,我想肯定飞机出事了。”一位伊春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的李姓伤者说。
上述李姓乘客描述,当时飞机在颠簸几下后开始起火,不一会开始断裂爆炸。许多人在一瞬间就失去了知觉。
“我感觉飞机一下子扎到地下就是要出事,在颠簸几下后突然11排的位置就起火了,还好飞机撞击了地面产生了裂口,我就是从那爬出的,要不就真完了。”这位李姓乘客心有余悸的说道。
据了解,失事飞机为河南航空公司飞机,隶属于深圳航空公司子公司,出事当晚伊春市相对湿度为98%。雾气较大。
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称,25日凌晨5时,当地大雾,能见度不足200米。
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予以认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航空专家表示,高湿度是否造成伊春机场大雾影响飞机机组人员判断失误,目前尚不能确定。
上述人士认为,因高湿度带来的大雾,在北方这种植被良好的地区出现不足为奇,不能因此断定这是造成飞机事故的原因。
此外,网上还流传着此次事故与伊春机场夜行能力较差有关。
对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建表示,关于伊春机场不适合夜航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建设的任何一个机场,无论是空管设施还是各种技术条件,都是符合国际民航和国家民航的规程的。
李健说,目前飞机的黑匣子已全部找到,对于事故的调查已进入到取证阶段,调查组已经成立了6个专业组开展调查。
“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需要很长时间。”李健说。
- 伊春空难背后的模拟航空模式 2010-08-26
- E-190飞机曾在国外两度事故 天津航空未受波及 2010-08-25
- 伊春空难的主因是飞机接地过早 2010-08-25
- 伊春空难的E-190飞机 2010-08-25
- 伊春失事客机生产厂家技术人家将赴华 201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