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香米”造假调查(3)
杨兴云
2010-09-05 21:48
订阅
 1  |  2  |  3  |  4 

造假的风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标准以及监管手段的缺失有直接关系。

“我们现在根本没有‘泰国香米’的检测标准,甚至没有这个检验科目。”东莞市质监局食品监管科科长马锋说。

泰国香米的全称为“泰国茉莉香米”。根据泰国商业部2001年颁布了《泰国茉莉香米标准》,规定必须经过泰国官方授权的商检机构按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检测,香米纯度达到92%以上,才可命名为泰国茉莉香米。其他略带香味的RD23、巴吞米,以及没有香味的歌柯、初奴等品种,虽然外观相似,但都属普通泰国白米。

而据泰国商务部商品标准局局长介绍,要准确判断其是否是正宗的“泰国香米”,必须参照“泰国香米”的DNA图谱进行检验,一套检验设备价格通常需要上百万美元。

价高

珠三角一带的经销商大多认为,“泰国香米”造假是销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不能完全归咎于此。

“价格因素才是‘泰国香米’近几年销量连续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东莞唯一拥有大米进出口权的虎门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柏坚对本报记者说。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进口量及销售量都至少下降30%以上。”邓柏坚说,今年到现在,公司大概进口了6000多吨“泰国香米”,大部分都没有投放到市场,其中4000多吨还储存在仓库里面,直接原因就是价格波动幅度太大,难以找到出手时机。

在虎门粮食公司花数百万元修建、东莞唯一的大型空调仓库里,记者看到,印有泰国香米标识的大米堆积如山。

“价格变化太大,每吨1000元进的,到货时,市场价格可能又只有900元,等你900元卖掉,价格可能立马又回升到1000元,因此只好先存放在仓库里。”邓柏坚表示。

通过邓提供的海关进口单据,记者看到近几年来进口泰国香米的价格上涨数据:2006年初每吨价格为475美元,年底为490美元;2007年上涨到每吨615美元;而在2008年,价格从年初的660美元升至780美元,2009年,价格涨到840美元,今年以来,则从年初的890美元一路攀升至现在的1000美元。

邓柏坚的观点得到了汕头金源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欣华的认同。这位来自香港的老板表示,“我家里原来一直吃泰国香米,现在价格太贵,已经改成东北珍珠米。”

“近年来,由于在种植过程中受稻穗杨花杂交的影响,泰国香米深受品种退化、品质降低和香气变淡的困扰,这也是泰国香米吸引力下降的一个因素。”林欣华说,“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优质大米质量不断提升,比泰国香米有着更好的性价比。”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