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现“带蛆柑橘” 农业部要求全国监控
周靓
2010-10-12 08:31
订阅

记者 周靓 据扬子晚报报道,据多家媒体报道称,近日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一些城市里,在水果市场上发现了带蛆柑橘,市民不小心食用后产生呕吐。昨天上午,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要求各地农业局对病虫害进行监控,及时将测控结果向果农通报,让果农及时掌握喷洒农药的时机,做好防控工作。这名负责人还表示,市民目前无需恐慌,在选购时要注意观察橘子是否有蛀孔。

江苏省农委植保站植物检疫科科长龚伟荣表示,目前江苏没有发现带蛆柑橘。2008年10月,南京仙林某小区别墅院落发现“蛆虫柑橘”,为柑橘小实蝇,由于防治较好,只在小范围内发生。“当年,农业部在全国进行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江苏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200个监测点,专门监测国外有、国内无,或者国内局部发生的有害生物、微型病虫等,柑橘里的蛆虫也在被监测的范围内。”龚伟荣说,截至目前,两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江苏并没有发现“带蛆柑橘”。

金秋十月,正值橘子销售的旺季,南京市场上一些摊位老板称,最近最热销的水果就数柑橘。扬州晚报记者从南京众彩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场上柑橘产地比较丰富,大多数来自江西赣州,还有部分来自湖南、湖北以及浙江,目前日交易量在200—300吨左右,批发价格从3元-3.8元/公斤之间不等。

“橘子所以会生虫子主要是由于对农场的管理不好,以前也见过多次这种情况。”果品市场的吴经理对于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惊讶,他说,橘子生虫的情况自己曾多次见过。

众彩市场检测中心的徐主任表示,一般对于进入市场的橘子主要做的是农药残留方面的检测。“就是把试剂药水滴在橘子皮上,看有没有颜色的变化,以此来判断橘子是否农残超标。”对于橘子内是否有虫子,徐主任表示,目前市场并不做这方面的检测,但是如果有消费者反映这种情况,接下来会对进场的橘子进行剥开检查,看是否存在虫卵。

据悉,橘子在进入市场之前的准入检测,方式也不同于蔬菜,一般是采取送检,即供应商送样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而非检测部门到当地去进行抽样检查,因此,送检果品的质量是否能代表果品的普遍质量,也难以把握。
“带蛆柑橘”资料

陕西、湖北等地柑橘里的这种虫子叫“柑蛆”,学名柑橘大实蝇,仅为害柑橘类。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约21毫米,黄褐色,翅透明。幼虫体长15~18毫米,乳白色。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至5月雨后初晴成虫羽化。6~7月交尾。卵多产在树冠下部幼果内,幼虫在果内为害。分布地区为中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

2008年10月,南京仙林某小区别墅院落曾发现“蛆虫柑橘”,它其实是柑橘小实蝇。小实蝇比起大实蝇,繁殖能力更强抗寒力偏弱。柑橘小实蝇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6毫米,全体黄色与黑色相间。幼虫体长10~11毫米,乳白色。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除为害柑橘类外,还为害枇杷、葡萄、梨、柑橘、蕃茄、西瓜等。

事实上,在2000年之前,江苏境内几乎看不到这种小实蝇,因为江苏冬季气温偏低,它们适应不了,蛹会被冻死。近年来,随着冬季气温趋暖,以及柑橘小实蝇的适应力增强,才从南方一些地方过来越冬的。2000年之后,江苏省农林部门在苏南靠近浙江北部的一些地方发现了这种小实蝇,通过“诱杀”成虫、喷药、翻耕土地等措施,使得柑橘小实蝇的存活量大大减少。

其实实蝇较好防治,只要措施到位,一般都不会发生虫害。南京果树专家张工表示,“带蛆柑橘”与柑橘的产量和价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南方盛产柑橘,种植面积也很大,柑橘却总是卖不出好价格。同时柑橘比较容易患虫害,这就使得柑橘的维护成本高。维护高又卖不出好价钱,很多果园在防虫上就不会花大力气了。

如何选购柑橘

在选购水果时应当注意,被柑橘大实蝇光顾过的水果,表皮上通常有一个小孔,这是它们的产卵孔,比较明显,稍一留神就能发现。如果发现柑橘表面有腐烂以及黑斑的情况,就不要选择了。如果发现橘子瓣有干瘪现象,可能是有蛆虫存在。还有果农建议不要买外表颜色特别红的橘子。

另外专家也提醒,该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易误食。只有一瓣瓣撕开橘肉,才能发现米粒长短的白色蛆虫,所以市民食橘时要细心,尽量避免误食“蛆橘”。 
误食带蛆柑橘对人体是否有害

“柑蛆”只破坏果实没有毒性,即使误食对人的健康也无害。南京市农委园艺处冯处长说,除了人在感观和心理上不舒服外,即使吃下有虫的柑橘也不会有问题。“实蝇是以瓜果蔬菜为食,它不像苍蝇什么脏东西都吃。它的幼虫也是以果肉果汁为食,它们会破坏果实,没有毒性,本身对人畜和其他作物都没有影响,即使误食了,只会心理上本能地感觉恶心,不会伤害到人体健康,更不会造成人畜共患疾病。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