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每个地方都在向上面申请新的采矿证。”邵卫根称,作为南方稀土开采监管区域联席工作会议的首任轮值主席市,河源市保有各地的稀土资源规划方案,“但部里的意思是,先把整治工作做好再说。”
国土资源部则表示,稀土开采权证的重新分配依旧处在编制整体规划的阶段,由地方政府先自行统筹,相互协调之后再上报方案给部里审。“具体矿区的开采条件,稀土产业的整体布局,以及各个地方的经济利益,这将是我们审批新的稀土采矿权时会主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刘连和表示。
央企介入
实际上,在诸多影响南方稀土产业布局甚至采矿权分配的力量中,地方政府固然占据主角,但五矿集团、中铝集团等央企的角色也不容忽视。
五矿集团已经在江西经营多年,2003年便通过下属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江钨集团共同组建了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中五矿集团控股51%。五年后,五矿联合赣县红金公司和定南大华公司,共同设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各占40%、30%、30%股权,五矿集团由此进入赣州市场。
然而,进入赣州不到两年的五矿集团,一度和赣州市政府吵到了省里。五矿认为赣州不给自己旗下的分离企业配矿,而赣州则埋怨前者只顾囤积炒作稀土产品,而没有按照承诺建设稀土产品深加工工厂,与当地发展稀土产业集群的目标不符。
据赣州市政府人士称,此前中国铝业集团也一直与他们有接触。“他们更多还是盯着上游的矿产,但现在不是我们不给,而是确实没有新的稀土矿了。”
赣州着重于发展下游稀土深加工业的战略与这些矿业巨头有着极深的矛盾。但当下赣州稀土加工业产业分散,规模过小,产能过剩的现状,也成为央企最好的突破口,国家推动稀土产业重组的大战略,更是央企最好的武器。
与赣州市不同,广东河源和清远等稀土开发尚不完全的地区,则对央企大多持欢迎态度。
“我个人的意见是非常支持央企参与地方稀土矿藏的开发的。”河源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邵卫根称,稀土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极大,即便是最为安全的原浸开采法,如管理不当,也有极大的污染地下水的风险,“一旦污染,那便需要三五十年的治理,大企业的进入可为未来治理提供保障”。
清远市目前尚未办理下稀土采矿权证。而根据已公开的资料,清远市拥有稀土矿产资源的地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10%左右,其稀土金属氧化物储量预计达到35万吨以上,平均品位一般在1‰左右。
近日,中铝副总裁任旭东已第二次率考察组到清远稀土矿产进行现场调研,清远市也对中铝到此投资开采发展稀土产业表示欢迎。
但事情远比这复杂得多。由于稀土产业涉及诸多的利益,对于中铝与清远的亲密接触,广东省国资委发展规划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广东省政府已经确定由广晟有色金属集团牵头整合广东省稀土资源,清远市政府应该知道其中蕴含的意思”。
事实上,矛盾不光存在于省级政府整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更有往城市管辖下的县、镇、村蔓延的迹象。
以赣州为例,该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目前控制着赣州全部稀土开采的权证,这家市属国企中还有着各个拥有稀土资源的县级政府的股份,掌握权证的这家公司并不实际进行开采,开采工作一般外包给当地企业,而当地企业则综合了村、镇、县各级的利益。
在龙南县通往定南县的一条省级公路上,几乎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座稀土矿,他们的老板却各不相同。“赣州但凡有稀土的山,基本上都被私人承包了,各种方式的都有。”一家小企业主告诉记者。
而在河源,为了根除稀土盗采,政府不得不将稀土治理直接与村及乡镇干部的任免挂钩。“哪家丢了只鸡他们都知道,大规模盗采村长能不知道?”邵卫根称。
正是如此,许多人对央企直接参与开采环节并不乐观。“再怎么上级指令,最后都得由下面人来执行。”一位赣州的小企业主这样跟记者说。
1 | 2 |
- 【报摘】国务院要求五部委联手打击内幕交易 2010-11-19
- 【报摘】发改委:今年全年物价涨幅将超3% 2010-11-10
- 包钢稀土成立赣州分公司 2010-11-09
- 赣州计划整合稀土矿区 涉88本开采权证中65本 2010-11-05
- 五矿稀土拟A股上市 暂未考虑香港IPO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