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雨蓉 自11月底以来,京城雾气缭绕,城区大部分地区空气轻度污染,有两天甚至达到中度污染。一直在独立监测北京空气质量的美国大使馆,在描绘空气污染时把传统的形容词全部用尽了,11月19日居然称北京为“疯狂的糟”(crazy bad)。据本报记者了解,因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等)入院的儿童和老人数量有所上升。
可吸入颗粒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罪魁祸首
目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检测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的数据,北京市目前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2009年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21%。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
“这些污染物,尤其是可吸入颗粒,会造成呼吸系统症状,老年人及儿童更易受其影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宋教授告诉记者,“他们的身体机能较弱,对于空气污染比较敏感,也增加了危险性。”
“可吸入颗粒物被认为是对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空气污染危险因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但目前使用的GB3095—1996空气质量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保护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公众福利的需求。”
举例来说。我国目前测量的可吸入颗粒为PM10(即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而非国际通用的PM2.5。与前者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可以直接到达肺细胞组织并进入血液送往全身,进而引起呼吸道、心肺等方面的疾病,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但我国目前对于PM2.5没有检测标准。”宋教授表示。
交通是造成污染的首要原因
目前产生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主要污染源有工厂、交通和锅炉。北京曾为08年奥运进行空气净化,包括工厂限制、单双号出行,也推广使用了低硫煤,禁止黄标车入京。这些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统计数据显示,8月8日奥运会开幕至24日闭幕的17天中,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不仅天天达标,而且一级有10天。
但至今才两年,“雾锁京城”的现象又出现了。虽然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截止11月30日,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累计达264天,占79.0%,比去年同期增加1天。但居民的普遍认为,空气质量令人担忧,其中九成城区居民将大气污染归咎于汽车尾气污染。
“当时的单双号交通管制直接限制了50%的车辆出行,”宋教授说,“但是奥运之后每天只限行两个号码,这样每天就有80%的车可以出行了,而目前北京的车辆为400万。”事实上,根据中新网11月4号的报道,卫星图像显示北京汽车尾气污染已居世界之最。
汽车主要污染物正是未燃碳氢、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据数据显示,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同时,卤化铅凝聚形成的颗粒物以及排放的二氧化硫转化的硫酸盐等二次颗粒物也是重要污染物。据环保总局数据,2005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的平均比例已达到79%,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首要污染源。
除了污染源的原因,北京的地形、风向和扬沙天气都是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北京西北高东南低,遇上东南风再加上这样的阴霾天气,污染物很难扩散。”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今年11月中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只有18天,另外22天均为不达标。
- “费改税”或成环境税第一步 2011-02-28
- 北京法院预警:房产新政漏洞来源 2011-02-28
- 北京网签系统增购房资格核验 2011-02-25
- 中俄专家寻大城市治堵良方 倡导公交优先 2011-02-25
- 河北省环北京县市将加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 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