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改革疑虑
在中外合办大学的探索道路上,上海纽约大学并非“先行者”。
2004年,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合作创办了宁波诺丁汉大学,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该校实行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完全一致的教学评估体系,颁发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相同的文凭。目前在校学生有4300余人,其中国际生约180人,教职员工300余人,来自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苏州落成,是当时中国第一家强强联合、以研究型大学为建设目标的中外合作大学。大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在校教师70%为外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均通过利物浦大学教师资格认证。大学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研究生,接收国外大学交换生,在校学生来自20余个国家与地区。
这些大学当初曾被寄予厚望,但这么多年下来,尽管学校自身发展得不错,但人们期盼的“鲶鱼效应”似乎没有显现。
对于上海纽约大学能否触及高教改革的核心,教育界人士看法不一。事实上,上海纽约大学仍将把高考作为招收中国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国际上通行的申请入学方法目前来看还无法达到。“如果允许,我们很愿意在招生方式上有进一步的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陈群说。
相比之下,南方科技大学在自主招生方面的改革力度则凌厉得多。
南科大正式获得教育部批文是在去年12月底,而在此前的几个月内,南科大就已高调启动了自主招生,今年3月,第一批40名学生就迎来了开学。首批学生是从高三年级选招,明年起,南科大将从高二年级中选拔人才。
作为我国第一所进行“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高等院校,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科设置、教学安排直接根据市场需求来定,所有进入大学的学生直接面对用人市场的检验。朱清时说:“我们没有教育部的大印,(教育部)盖印的文凭作依靠,我们的学生毕业能不能被社会接受,完全靠我们的教学质量,完全靠社会对我们学校的认可程度。”
因此,在推动高教改革方面,相比于中外合办大学,不少业内人士对南方科技大学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21世纪教育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如果说上海纽约大学跟其他中外办学的学校采取差不多的方式,比如说纳入国家统一招生,或是在国内培养两三年再到国外学校去读一两年,我觉得它的突破意义是非常有限的,并不会对中国的教育产生多大的触动。”
一些学者也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是跟国内教育体制嫁接在一起的,海外名校进入国内之后,招生是纳入计划内招生。不能否认的是,这类学校比较关注教育教学,在师资、课程等方面存在优势,其教学质量也相对较高。如果单从丰富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如果是为了促进教育改革,只有鼓励国外大学直接在国内建立分校,使教育市场形成竞争,才能真正促进国内高校改革。
熊丙奇表示:“如果这些学校在内地完全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将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但现在体制还很脆弱,内地高校还没做好应对竞争的准备。”
1 | 2 |
- 上海受北方沙尘影响成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 2011-05-03
- 高盛沽空上海地产 2011-04-30
- 上海车展折射汽车文化匮乏 2011-04-30
- 行长人选未决 上海银行上市延期 2011-04-30
- 上海纽约大学:南科大第二? 201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