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改委官员:香港经济已进入平稳发展期(2)
1 | 2 |
话题三 互补
“香港是内地市场经济的启蒙老师”
“香港企业来到内地,通过‘前店后厂’模式,一步步教会我们的企业,如何为市场而生产”
新京报:你曾说过,香港市场经济与内地市场经济存在落差,目前落差依然明显?
张燕生:当然,现在这种落差依然存在,这种落差恰恰也是香港的优势。我们是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框架,而香港市场经济比较完善。比如股市,内地企业到港上市,最后发现很多企业违法乱纪,最后被证明所有的上市资料、财务报表都是假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后,香港相关部门来内地执法发现,内地很多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不予配合,这在香港很难想象。不管从信息披露,还是依法经商方面,我们都有很大差距。
新京报:这种对接短期内可能不会改变。
张燕生:的确是。但是,我认识的香港朋友们有个共识,那就是内地进步特别快。
新京报:对接过程是内地向香港学习的过程?
张燕生:可以这么理解,其实一直都是这样。香港企业来到内地,通过“前店后厂”模式,一步步教会我们的企业,如何为市场而生产。可以说,香港是内地市场经济的启蒙老师。
新京报:回归后香港是否也在向内地学习?
张燕生:当然。香港过去是殖民地,一直都在夹缝中生存,所以只有小商品的“好上加好”,从来没有规模经济概念。现在他们在学习怎样发挥一个十三亿人的大市场优势。
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就算只生产一瓶水,利润也很惊人。比如,娃哈哈去年利润就达到十个亿。香港人原来在内地人面前持有一种骄傲的心态,现在也变成向内地人学习。
新京报:双方认同度明显增加?
张燕生:非常明显。我的香港朋友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频繁往来两地间。
双方的交流障碍在不断减少,不仅仅在语言沟通方面,心理上的障碍也减少了。
话题四 竞争
“我们为什么不抓紧用好香港?”
“内地和香港之间怎么竞争?一个十三亿的大国经济和一个七百万的都会经济?不能把两者简单对立起来。”
新京报:很多人担心服务业放开后,会给内地行业造成极大冲击。
张燕生:这是一种荒唐的说法!良性的竞争和更好的服务怎么可能会是坏事?!我知道,你是担心产生抢饭碗的问题。蛋糕大了之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比如,香港银行最擅长的是为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服务,大银行恰恰不愿意做这方面业务。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都进来了,但它们不为小顾客服务,像我这么有钱的人都用不起他们的服务(笑),一笔汇票收费那么贵!
新京报:是否担心过内地和香港的竞争?
张燕生:内地和香港之间怎么竞争?一个十三亿的大国经济和一个七百万的都会经济?我认为,不能把他们简单对立起来。
新京报:现在内地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和香港存在怎样的逻辑联系?
张燕生:毫无疑问是用好香港。我们比竞争对手多了这个优势。用我的话来讲就是,我们有一块五十年后才能发展出来的东西,现在提前拥有了,为什么我们不抓紧用好?(来源:新京报)
1 | 2 |

- · 发改委征求反价格垄断意见 调控不公平高价行为 | 2009-08-13
- · 钢协否认发改委驳回将执行矿石统一价提议 | 2009-08-12
- · 发改委油价 | 2009-08-07
- · 传广汽重组吉奥 资产保密协议已签 | 2009-08-05
- · 发改委:当前水价偏低 不利于节约使用 | 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