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天下大事

拉米访华“学习中国”

  
作者:安士莲北京报道
发布日期:2007-06-25
讯 记者安士莲 6月19日晚7点,北京贵宾楼饭店。坐在下榻房间圆桌前的帕斯卡·拉米(PascalLamy),像平常出现在各大国际会议上一样衬衫笔挺,领带整洁,和蔼平静,又略显疲惫。

这已是这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访华之行的第三天。接受本报采访前,他刚刚结束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的会谈;此前两天,他已先后会见了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与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而次日,他还将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一场演讲,并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会面。

这位年届花甲的法国老人此番千里迢迢从日内瓦而来,是为了与中国人一起讨论两件事: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如何让多哈这架飞机“安全着陆”。

其实,为了挽救僵死的多哈,拉米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各种国际会议间不停穿梭,每年都会来中国三两次。但这一次来华,拉米对记者说,他仍然是来“学习中国”的,“我们通过浏览中国的关税削减公式、特殊市场及经济机制来了解中国的立场,找出中国的兴趣所在”。

此前一天,在与中国农业部及财政部官员会谈时,他们探讨了贸易及农业市场准入问题。拉米说,“在讨论的20个议题中,农业补贴、农业关税、工业关税这三个问题最为敏感”,这三个棘手的问题,牵动着所有WTO成员的敏感神经。

几乎一生都在与贸易政策打交道,从之前的欧盟贸易委员到现在WTO总干事,拉米说,他注意到,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赤字贸易,正导致大西洋两岸掀起了新一波贸易保护措施。

“中国正用保护手段使自己免受保护主义的侵扰”,拉米说,“但是,技艺高超的谈判者不会把自己最防范的话题放在最显眼的第一位”。

中国农业部与财政部两位部长在农产品关税问题上表态一致:中国在履行WTO承诺上进步很大,降低农产品关税,不能“鞭打快牛”。目前中国农产品关税平均为15%,远低于有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对此,拉米表示同意。他对记者强调说,他不是一个谈判者,而是一个协调者,不会“要求”中国去做什么,更不会“鞭打”,而是希望看中国在多哈议题上的立场、定位以及敏感度,然后分三个等级把议题归类:高度防范、高度激进、中性,将敏感度最高的问题放到一个篮子中来,讨论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开放农产品及进口市场。

拉米也提醒道,讨论降低高税产品的税额,不是像以前一样降到平均水平,而是更灵活一点,降到平均水平以下。

拉米并不吝啬赞扬中国作为WTO成员的良好表现。他说他看到了中国的巨大进步,但是,他认为多哈谈判已经走到关键一步,作为WTO的新增成员,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越晚进入的成本越高,中国需要考虑如何在保持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同时不忽略自己的义务。”

在被问及对多哈的前景究竟乐观还是悲观时,拉米摆出非常可怜的神情。他说,面对多哈的前景,太乐观或太悲观的情绪都会让他的生活像是一场噩梦。“就像活在地狱中,”拉米说,因此“我既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也不是悲观主义者,我认为我是一个行动主义者”。

拉米把多哈谈判的过程比喻成就像是炒一盘中国菜,“已经在锅里面炒了,只是还没有被端上宴会桌,这道菜不只一种原料,而各种原料的易熟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时间来调和”。

拉米说,理性的估计,多哈谈判要想达成共识或协议,必须经过两个阶段:首先要先把3个最敏感的话题搬上桌面来谈,等到谈得差不多了,再把另外17个不那么敏感的话题抬到桌面上,可能还要谈6-9个月。

6月20日,在与薄熙来进行会谈后,结束中国之行的拉米又风尘仆仆地飞往德国波茨。美国、欧盟、巴西和印度四国的贸易和商务代表正在那里探讨如何在2007年底前结束多哈回合谈判。

急忙飞去的拉米,迎头撞上的却是一场看似无法和盘的残局:这四国谈判未能完成设定议题就提前夭折。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印度商务部长纳斯(KamalNath)以及巴西外长埃默里(CelsoAmorim)已经各自打包,整装待散。拉米明白,如果今年8月前没有任何突破,多哈难免又要搁浅。

但早已习惯受挫的拉米并不轻言放弃,他反复念叨地仍是那一句:多哈谈判应当继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