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天下大事

IMF:补贴最坏 放开最好(2)

  
作者:程明霞
发布日期:2008-07-11
 1  |  2 

最好的初衷 最糟的举动

这些被高油价和高粮价灼伤的国家,当然比IEA与IMF等国际组织要敏感得多。随着国际市场油价粮价数字的飙升,国内越来越大的民生压力,很多政府都已纷纷出招应对“油粮双高”。

IMF认为,这其中可选择的招数其实很多,但不幸很多政府偏偏选择了最糟、成本最高且既不治标也不治本的招数,比如限价、燃油消费补贴、普调工资、出口管制等。

IMF在报告中开出了应对“双高”可选择的三类药方:财政政策、货币和汇率政策、贸易政策。

具体而言,IMF认为面对高油价、高粮价和高通胀,需要的是高效而坚实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无壁垒、保持开放的贸易体系。

而目前很多政府采用的,限制国内燃油价格上涨、对燃油消费进行补贴以及全社会普调工资,甚至限制大米出口的做法,虽然是出于减轻民众负担的善意,但客观上反而助长了民众对能源的使用和消费,进一步恶化了石油的供求形势,反而可能导致本国政府支付能力的大大削弱。

IMF认为,应该完全放开价格、放开进出口,不加任何管制、限制,让价格信号充分发挥作用去调节供求,最后才可能尽快使市场恢复平衡。政府保护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的职责,可以通过建构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而不应该是一种全民补贴的形式。

雷曼兄弟分析师哈里斯(EthanHarris)也把一些政府通过价格管制、补贴等政策来应对高油价、高粮价和通货膨胀的行为,称为是一种“自我伤害”。

哈里斯说,政策制定者原本要保护贫穷者,但通过补贴只会弄巧成拙地继续推高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

哈里斯因此称赞中国政府没有采取补贴而是放开价格的行为,“中国上调燃料价格的消息导致石油价格每桶下降了大约3美元,这丝毫不令人惊讶。我们希望出现更多同样的情况”。

施建淮也表示,价格管制和补贴都会适得其反,难以解决中国国内面临的经济难题,他认为,在IMF给出的这些药方中,货币政策和汇率杠杆是值得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工具。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