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华尔街到底特律 7000亿救市资金争夺战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还在更深的蔓延和恶化。纳税人十分不情愿拿出的7000亿巨额救市资金,还没来得及收拾好华尔街的烂摊子,底特律又传来危急信号——这座美国汽车业重心所在的城市,因为三大汽车巨头的债台高筑,让300万美国人身处失业边缘。
要不要在拯救华尔街之后,再拿出钱给底特律?7000亿美元的蛋糕究竟会成为谁的圣诞礼物,这个悬念正在华盛顿激辩。
房子之后是车子
11月19日,一对头发泛白的男女手拿两幢纸糊的房子,站在寒风中的国会大厦外,纸房子上写着:“停止房屋止赎(stopforeclosure)”。
房屋止赎,是指房主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而失去房子,被银行没收和拍卖。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失去房子的人。这种恐惧化作巨大的民怨,指责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不当。
这笔巨额救市方案出台不过短短的6周。最初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避免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加剧房屋止赎。但好不容易在国会获得通过后,方案在执行时却一改再改,大方向已经调整了三次。民众的质疑逼使美国国会在原本政权交接的休会期间,于上周召开听证会审查这笔巨款的使用方向。
“纸房子示威者”在国会门外要求政府除了救受创的金融机构,也应该救救即将失去房子的老百姓。自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去年大约有150万起房屋止赎案例。而今年上半年来,又新增了120万起案例。
同在国会大厦外的另一批示威者,手里举着“羞耻”、“对担保企业说不!”等标语牌子,他们抨击的是濒临破产、来国会讨钱要求救助的汽车商。
来国会讨钱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汽车)老总们,抱怨油价高涨和金融风暴让他们的汽车销售量跌至25年来的最低,生产难以为继。他们说如果政府不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将有300万人丢掉工作。
要不要从7000亿中拿出钱来保住房子?要不要救可能熬不过这个圣诞节的美国汽车业?这是目前摆在议员们桌上的难题。围绕这两个难题,国会从周一商量到周四,仍然没有结果,最终的表决可能要等到12月初才进行。
“你交上来只有3页半的救援方案,我们把它变成400页的法案,但是你却做出180度的政策大转弯。房屋止赎没有减缓,现在汽车业也被波及,你却拒绝把一部分的资金拨出去。汽车业垮台难道不会导致系统性的风险吗?”一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众议员,在周二的听证会上质问财长保尔森。
自国会于10月3日通过助援计划以来,保尔森的实施方案改变了数次,被外界指责他在搞 “试验”,加剧了市场的信心流失。方案最初是想通过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促使信贷市场恢复正常。但出台后不久,就变成由财政部拿出其中2500亿直接购买银行股份。
之后,保尔森又再次改变方向,他认为救援资金应该用于购买消费类债券,因为信用卡贷款、汽车融资和学生贷款已经萎缩。他希望此举能够刺激放贷和消费市场。
保尔森强调他的宗旨从来都没有改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快地稳定金融市场。“如果金融市场彻底崩溃,会有更多的人失去房子。”保尔森在国会和一些公开场合反复说,大众只看到现在的情况有多糟,却看不到如果不这么做,情况会更糟。
同时,保尔森也坚决反对从7000亿中拿出钱给汽车业,“这不是计划的初衷”。
布鲁金斯学院资深研究员爱丽丝·李维林(AliceRivlin)认为,保尔森不是出尔反尔,而是在困难多变的环境中,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李维林曾经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副董事和白宫的财政预算管理部门主任。她认为新政府上台后,会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购买房屋抵押债券,减少房屋止赎案例,目前受阻的汽车业援助方案,也有可能获得新政府的支持。
但有些汽车企业,尤其是通用,可能等不到奥巴马来救他了。
“肮脏”的底特律
美国汽车业的三大巨头集中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它也被称为汽车城。多年来,这里的汽车业员工因为有强大的工会支撑,为他们争取到高薪酬和福利。
有研究报告指出,工会的压力使美国汽车企业比起在美国本土设厂的国外品牌,每小时的劳工成本高出30美元。这些汽车商,不仅负担退休员工的所有医疗费用,甚至给已经被裁退的员工,在待业期间依然支付薪酬。这些福利导致的高成本,被认为是拖垮美国汽车业的原因之一。
另外,美国汽车企业缺乏投入研发节省能源的汽车,也让外国品牌,尤其是日本和韩国节能减排的小型车,在油价和环保意识高涨的时代,赢得了本土市场。在失去竞争力、市场份额、公司股票价格下滑的前提下,有的企业高层还获得超过50%的加薪。这种种的因素,导致汽车业巨头到华盛顿的求助之旅,没有得到多少的同情。 路易斯安娜州参议员大卫·维特(DavidVitter)表示:“我们救市的出发点,就是一个错误——说这些企业太大了,大到不能让它倒闭。先是银行业,才短短数周,又轮到汽车业。这已经变成了一股救市热潮,我们把闸门给打开了,后面排队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万万不可再越界。”
不单在国会里缺乏支持,盖洛普 (Gallup)最新的民意调查也显示,49%的美国人反对援救汽车业,另外47%的人觉得应该“有条件的”伸出援助之手。
网络上也很少有同情汽车业的声音:“为什么要让一些工资和福利都比汽车业员工低的人,拿钱出来救他们?”;“失去竞争力、不求上进、管理不当的企业,应该让它倒闭”;“底特律不值得救”……
“我从来不知道原来‘底特律’是一个肮脏的字眼。”当地报章FreePress的一名专栏作家写道。一些底特律市民面对网络充斥的对汽车业的抨击言论,反问道:“为什么一些美国人可以那么仇视另一些美国人?”
华盛顿政客们,虽然一致认同汽车业的坍塌会对美国经济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们还是在解决方案上犹豫不决,汽车业想从7000亿的大蛋糕上切去一块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国会可能会修改一笔由能源部9月间通过的一笔250亿美元拨款,把原定用于研发节能技术的钱拿给三大汽车商,免于它们破产的命运。

- · 【传媒视角:互联网已死】 | 2009-08-13
- · 【传媒:新闻收费的道理】 | 2009-08-10
- · 【西书窗:我们信仰美联储】 | 2009-08-07
- · 华尔街没有做坏事 | 2009-08-04
- · “裸卖空”绝迹华尔街 |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