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4-01
张斌
订阅

美国“清毒” 欧洲静观其变(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2月25日欧盟委员会曾出台了指导成员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要求银行加大透明度,清理资产负债表上的不良资产。但其成员国的具体实施方案大家一直未能看到。

时隔一个月,奥巴马政府率先公布了处理这一问题的具体计划,美国政府将通过利息贷款以及资金援助,来吸引私人投资者购买银行业“有毒资产”。

计划一抛出,欧洲市场给足了“面子”。3月23日,欧洲三大主要股指涨幅均超过2.5%。市场的反应可能是短暂的,欧洲人对此的热情会持续多久留下了一个问号。

“我们欧盟驻华盛顿代表团正在密切关注此事,具体的态度还要静观其变。”欧盟贸易委员会投资处的I.Iruarrizaga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隔岸观“救市”

根据计划,美国政府从7千亿美元救市资金中拿出750亿到1千亿美元,设立一个“公共-私人投资项目”,这些资金将与私人投资者一起收购5千到1万亿美元的“有毒资产”。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这一计划非常有信心,他说:“我们相信,这是使信贷重新流动绝对关键的另一个要素。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毕竟金融体系依然十分脆弱,但我们认为,我们已迈上正确方向。”

实际情况远没有奥巴马和盖特纳那样乐观,细节一被公布,就得到了来自两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的批评。而斯蒂格利茨和克鲁德曼的声音占了主导。

欧洲人对这一方案的反应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英国一家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分析师拜伦·韦恩说:“这项计划不利的方面是他们(政府)出售了太多的资产,而经济还没有恢复,我认为今年年底经济才能有所好转,因此这些资产会变坏。”

巴克莱银行一位资本分析师对本报说:“投资者考虑是否参加该方案多过他们投资的能力以及这些资产将被如何打包和定价。”

另外,还有分析人士认为,该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还在于,银行是否已经准备好贱卖这些资产,或者是想等待经济复苏时再出手以获得更高的价格。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