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层智囊勾画社会福利体系路线图(2)
1 | 2 |
2020年的长期目标
这份报告认为,2020年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的目标,是进一步实现全体居民社会福利权利和待遇的公平性,维持体面正常生活并能得到适当的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同样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教育方面 实行“1+9+1”的义务教育模式,所有学龄儿童在享受9年免费义务教育之前受到一年免费学前教育,对完成初中阶段教育后不再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实行一年免费职业教育。对农村以及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高中阶段教育实行免费。
二、养老方面 进一步完善“老有所养”的基本制度。所有城乡劳动者都能参加社会保险并按可承受的比例缴费,在老年、疾病、失业、工伤时能获得适度的社会保险待遇。所有无保障老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养老补贴。
三、医疗方面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四、社会救助方面 对于非劳动者、低收入者或者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并较大幅度提高保障水平。
五、就业方面 为所有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培训和援助,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六、住房保障方面 所有城乡低收入人群、占跨地区流动农民工30%的长期进城且住房十分困难的农民工都能够享受基本住房保障,对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援助性住房保障,再为520万户农村建房困难家庭提供建房补贴。
财政负担待考
报告的作者们承认,要在未来的十二年内建成一个全覆盖的发展型福利体系,需要国家财政与社会的巨额投入。
“按我们设计的新福利体系各项内容,以2007年不变价匡算,每年财政对福利的投入都要大幅增加”。参与报告的人士透露,按照这个规划2012 年当年就需财政资金25968 亿元,而2020年当年更需财政资金57388亿元。
因此,这份报告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论证未来十二年中国财力供给能力。
测算结果显示,如果中国GDP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7-2011年的金融危机调整期内保持在21%左右,尔后逐年增长到26%左右并保持稳定;同时,福利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2009年至2012年能够从当前的27%以年均1.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到33%,随后增长到35%并保持稳定,政府今后各年的财政支出就能够支持本报告所建议的福利体系。
“如果保持当前的财政收入占GDP21%的比重以及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27%的比重不变,国家财力不足以支撑本报告所建议的福利体系。”前述参与报告的人士说。因此,在未来十二年里,政府福利支出占GDP 的比重,要从当前的6%左右提高到9%以上。
同时,这份报告还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必须要保持在8%以上。“如果经济年均增长率达不到8%,要基本建成本报告所建议的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福利体系,必须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以及财政性福利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作较大的调整,这需要国家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和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前述参与报告的人士说。
这份报告的建议与官方政策指向基本吻合。最近,为应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扩大内需的政策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也以加大对以民生领域为主。
而在中国经济实现从外贸出口到内需消费的再平衡过程中,困扰中国官方和企业界的一个问题是,城乡居民由于缺乏社会保障,不愿加大消费支出。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中国的官方、学界和民间日益取得共识,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很多福利措施提前推出的可能性。
1 | 2 |

- · 共识难达社会保险法三审延至明年 | 2009-08-11
- · 同在一片阳光下 | 2009-08-10
- · 年内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覆盖10%县市 | 2009-07-24
- · 美国可能需设新委会处理社会福利开支高涨问题 | 2009-07-24
- · 中国启动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 200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