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复苏再次确认(2)
内需升势再启 外需尚存分歧
8月新订单指数为56.3%,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为去年5月份以来连续16个月的最高值。经济学家们认为这表明了国内需求的继续上升。
事实上,新订单指数此前曾经历了短暂的停滞,而在近期该指数指数升势再启,刘铁军认为这表明总需求依然处于扩张状态,内需上升幅度加大。
陈梦根认为,8月新订单指数反应了相对于去年底今年年初以来的去库存化阶段性的结束,PMI新订单指数稳中趋升,也预示着未来工业增加值能取得较稳定的增长水平。
同时在陈梦根看来,企业采购增加,库存上升也预示着国内需求的回升。8月采购量指数比上月上升2.4 个百分点,达到58.1%。同时,近3 个月的原材料库存也开始上升,从7 月的48.1 上升到8 月的48.8,表明在CRB指数有所上涨以及生产活动回升的背景下,企业开始新一轮的采购,需求有所回升,投资有所恢复。
而对于出口是否能持续回暖,经济学家们则产生了分歧。
刘铁军相对较为乐观,他认为,8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1%,连续4个月位于50%以上,但本月与上月持平。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好转,出口需求正在恢复,所以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扩张状态。但是,本月与上月持平也显示出口的回升并非一马平川。外部经济回升更多的是市场自身的修复,所以回升力度要小。而国内经济回升主要政府力量推动,外力作用使得回升幅度更大。
李迅雷则相对悲观一些,他认为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略低于2008年5月份(53.4)但高于6月份水平(50.2),显示出口继续保持复苏增长势头,但与上月持平。由于新出口订单指数领先出口环比增速约2个月,因此,他认为对出口复苏的速度和空间不能过于乐观。
陈梦根也认为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显示出口回升势头受阻。他表示,虽然近期进出口形势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海外经济衰退触底回升的迹象明显,主要经济体PMI大多在回升,但是这些经济体中大部分的消费指标依然未有多大起色。而且虽然近期也有部分海外主要经济体消费指标有了正增长,但是很多都是在本经济体特定时期内的消费刺激政策有关,其上升的内在基础并不牢靠。因此,未来中国出口后期走势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 · 增长仍是主基调 转变方式成新脉络 | 2009-12-08
- · 经济蓝皮书:中国今年GDP达8.3%以上 | 2009-12-07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2009-12-07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重点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 2009-12-07
- · 我为什么主张“国退民进”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