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谁绑架了全球央行?(2)

订阅
2009-09-22
胡蓉萍

在马来西亚央行、世界银行、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均有过任职的他,也无奈地表示 “只能找出问题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解决”。

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协同性升高,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各国货币和财政刺激 “退出策略”执行的同步性也在加强。

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这种“退出策略”执行同步性的增大,使市场随之调整的幅度会有较大增加,不再是政策微调、市场也微调,而是政策微调较强同步操作、市场调整趋于中型。

宽松政策何时退出?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现出了乐观与悲观的交织,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CPI同比降幅触底反弹、环比升幅加大:CPI环比上涨0.4%,而同比下降1.4%,小于7月跌幅。8月份美国ISM制造业活动指数高于50,表明美国制造业走出衰退、出现正增长。

9月16日,基于利好的零售额数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讲话时说美国衰退“很可能已经结束”。

美国金融系统避免了全盘破灭的危机,但导致危机的资产信贷损失还在有增无减的继续。房贷违约率继续上升,现房销售的31%属于银行损失拍卖或资不抵债销售,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违约率和信用损失继续上升。

“全球非典型复苏,W型已经成定局,不会再创新低。欧美日经济均在6月见底。”宏源证券研究报告如此判断。

“这个市场恢复得慢一点是有好处的,只有这样,不管是虚体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快速出现通胀可能性都不大。这类通胀的发展也是一个缓慢平稳的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它有充裕的时间和余地来撤出他目前极度宽松的这种货币政策,以完美收场。如果经济真正是那种迅猛的增长反而出问题。”刘维明强调。基于此,结构调整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哈继铭则认为,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依然面临着风险,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疲软、失业率飙升、银行继续惜贷。

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判断,美联储不会很快全部收回货币宽松政策,持续相当时间,使金融系统得以恢复,并保障经济不会出现二度下滑的风险。

“现在美国、欧洲、英国、日本和澳大利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撤出,它最大的问题就是撤出不撤出的问题,第一个是何时撤出,第二个是怎样的过程撤出,就是这个刹车不能踩得太狠,也不能不踩,而且什么时候踩是非常讲究的。”中信银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表示。

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认为:“既然央行的主要目标仍是价格水平,因此在经济复苏尚不强劲的情况下,即使资产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应过早退出。”

最近的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也向公众传达了这一信息,即现在就撤回政府和央行注入的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政策还为时尚早,而且短期内不会加息,利率可能会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在超低水平。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