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失业危局不会导致中国社会不稳定
记者 袁朝晖 企业减薪裁员、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难,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观点都认为大规模的失业将会引起中国社会的不稳定。而瑞银集团(UBS)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则持相反观点。本网记者1月12日对汪涛进行了独家专访。
:在本轮经济下滑中,预计将有数以百万的人失去工作,其中大部分将会是出口和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您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是会加剧社会矛盾呢?
汪涛:保持社会稳定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其保持8%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经济下滑可能的深度,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的出口和建筑行业,我预计即使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以上,到2009年上半年经济的最低谷时,失业人数仍可能超过1500万,这大概是非农就业人数的3.5%。
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幅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失业大军中的大多数将是农民工,他们不被任何正式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并经常被欠薪,有时多达一年。农民工几乎没有什么正规的渠道来投诉并得到补偿,因而局部性的社会冲突可能难以避免。
:大规模的失业会如有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引起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吗?
汪涛:我不认为中国会发生威胁到整个社会稳定和投资者信心的大规模骚乱。
眼下失业的规模尽管可能很大,但在中国并非前所未有。绝大多数的农民工都可以回到农村靠自家的土地生存。此外,政府有财力,并预计将采取措施减轻失业带来的影响、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
1997年至2002年,大约3500万的城市工人下岗,其中大约有2800万是国有企业职工。当时,中国在90年代中期经济繁荣消退之后,正经历着痛苦的国有企业重组,而正好赶上亚洲金融危机(和后来网络科技泡沫破裂)导致了中国的出口增长大幅放缓。绝大多数下岗工人并没有被计入失业,他们或者靠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或者提前退休。加上下岗职工,我们估计实际的失业率在本世纪初要高于10%。此外,在1998至2002年间,由于其他工作机会减少,共有2000万的农民工回到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尽管2009年失业的严重程度可能会逼近1998年,但其中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本轮失业主要是周期性的,并没有大量国有企业需要重组。而农民工,本轮可能失业的最大群体,与10年前的国企下岗工人相比组织分散,并且大多数都自家拥有土地作为生活保障。即使很多农民工不知道如何耕作土地、无法有效融入农业,但至少在短期内他们仍可以由家人供养。
:政策方面会不会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呢?
汪涛:我预计将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帮助稳定就业、减少失业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相比于 10年前,目前政府的财政状况要好很多,可以为失业人口提供救济、帮助支付拖欠工资、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以及向贫困人口提供补助。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包括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将帮助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口。
但一个可能的风险是,地方政府可能不会像担心国企下岗职工那样担心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因为后者在政治上相对弱势。因此实际实施过程中向失业人口提供救济、清偿拖欠工资的努力可能会打折扣。此外,大多数的失业来自于中小企业,因此如果只注重 GDP的增长、着重于促进大产业大企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很可能会这样做,那么将可能无法创造出足够的再就业机会。

- · 高铁雄心:谁投资、谁受益? | 2009-08-12
- · 北京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31% | 2009-08-06
- · 应届本科生均薪2154元 上海就业率达60%居首 | 2009-08-05
- · “掩耳盗铃”的中国失业率统计 | 2009-08-05
- · 海外就业最困难的十个国家 | 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