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会威胁伦敦(2)

订阅
2009-06-03
王延春

重回“霸主”地位

金融危机让纽约首席金融中心的地位动摇,这对欧洲的伦敦金融城来说也许是机会。在美元取代英镑的年月,纽约金融中心取代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现在“伦敦要赢回来”。

金融专家更愿意相信,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在竞争中更加有利。陆毅安也相信,欧洲金融中心的严格监管准则将为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的建设做出贡献。

伦敦金融城的基础条件使其对国际资本更有感召力。英国在金融贸易业拥有众多的专业人士。不论是会计、法律或金融评估,伦敦显然在这些领域独占鳌头。每天伦敦的外汇交易额占全球总额的34%。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商务司法程序都采用英国法律作为参照。同时伦敦金融城在处理替代性争端解决等事务,利用PPP(公私合作关系)通过私营经济来支持公共服务,促进私有化的过程中有丰富的经验。

目前,600多家外资企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去年1-9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吸引了全球9%的国际性的首次公开发售(IPO),同比高于美国7%。财富500强有75%的企业在伦敦城设有办事处。

这些资源使陆毅安更自信,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伦敦金融城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全球最具国际吸引力的金融市场。

“尽管当前金融危机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但我相信我们的金融服务依然不会减少与商务伙伴和投资商的合作。”陆毅安说:“希望更多的中国公司投资英国。”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陆毅安认为,金融危机提示,目前到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时刻。“银行业需要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等途径加强监管”。

“全球必须有更高的监管标准。达成全球共同的监管框架。银行必须在经济上升期增加资本,创建特别储备金,以发挥缓冲器作用。希望各国能就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成共识。” 陆毅安说。

而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让陆毅安看到希望。“很多国际会议夸夸其谈,没有成果,即使有成果也都放在了书架上。而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取得了成果,尽管成果是脆弱的。但已经在国际合作和金融监管框架建设上开了好头。” 陆毅安说,比如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合作的便利性、税收减免,全球通行的会计标准等。

金融危机说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感冒”,全球市场跟着痛苦“吃药”,如何解决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间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

陆毅安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金融危机的外溢性导致很少有国家独善其身,全球化的市场,没有哪个国家能生活在孤岛上,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透明是必须要做的。必要的信息披露、安全预警和联合干预机制,是各国政府必将更加重视的。

“有句格言说,‘诚实是真理’。需要重新发现自由市场诚信、公正、透明的价值。” 陆毅安说。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