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胡平平:要适时成立国家教育监督局

订阅
2009-06-30
翁仕友

记者 翁仕友 6月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表示,“适当的时候要成立国家教育监督局。”。

胡平平是在中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该会议由21世纪教育主办,旨在为今年8月面世的教改规划纲要建言献策。胡平平认为,国家从上到下都应该建立一个与教育决策、执行部门互相独立的监督体系。适时成立国家教育监督局,以完善整个国家的教育监督体制。

胡平平长期在教育系统工作,曾担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从2007年开始被教育部借调到刚刚组建不久的教育部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在她看来,教育很多问题难以及时纠正,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现有的教育督导虽然挂有国家教育督导团的牌子,但督导团、督导办都是教育部门内的一个机构,这种监督依然是在教育部门内部运行。同时由于是部门内监督机构,所以无法对下级政府及部门履行监督职责,而“自己监督自己”的弊病也有一定的问题。

知情人士介绍说,这种监督和决策执行合一的制度往往造成监督到自己身上时,对问题就会“轻描淡写,或者在内部消化,往往不了了之,这样的监督,缺乏公信力,社会上没有一定的权威性。”

据悉,国家审计总署2008年公布的公告就是一例,国家审计署曾在对16个省54个县(从06年1月到07年6月)农村教育经费进行审查、调查发现,16个省有3个省不按照规定分担比例,落实资金,少承担经费1.08亿。有8个县不按规定承担的资金1308.58万,五个县的政府减少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这个问题反映出缺少监督,全国2800多个县,都按这个比例,有多少挪用、挤占教育经费,是不可想象的。”胡平平说。

据了解,目前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对各级政府的教育职责,执行情况予以评估和监督。为此一些教育专家建议,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监督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办学责任,应该是到2020年未来义务教育发展重点之一。

此外,教育部的督导人数少、力量有限,也促使必须对目前格局进行改革。据了解,整个教育部督导办只有八个人,其中四个厅级干部、四个处级干部,“干活的还要向外面借”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

根据2007年的统计显示,全国专职督学只有9312个人,兼职督学是28000多人,而全国却有2800多个县,平均下来每个县人数有限。因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缺乏专业人员、缺乏经费,往往使得这种督导成为“走过场”。

“国家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说建就建了,可是教育监督关系到千家万户,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教育,为什么不能加强呢?”胡平平反问道。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