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大量资本流入对亚洲政策决策构成新挑战
张斐斐
2010-10-19 13:33
订阅

记者 张斐斐 世界银行在10月19日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中指出,东亚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已普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大量资本流入和货币升值压力增大可能为政府决策提出新挑战。

这份名为《复苏强劲,风险上升》的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东亚各发展中国家,产出已普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东亚地区2010年实际GDP增长有望升至8.9%,高于2009年的7.3%,与20002008年的年平均增速持平。私营部门投资再度成为增长动力,信心上扬,贸易量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中国方面,随着大幅刺激后的财政政策回归正常,以及抵制房价过快上涨和节能减排达标措施的效果显现,世行预测中国2010GDP增长率为9.5%2011年年初,由于节能减排目标压力减缓,经济可能出现适度增长,但在全球增长孱弱的背景之下,201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能放缓至8.5%

然而,对东亚地区增长前景的信心增大以及对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弱的担忧,使决策者有必要注意掌握好平衡——尤其是在大量资本流入回归和货币升值的情况下。

报告称,东亚地区领先的增长预期致使资本流入大幅上升,这使得亚洲主要国家的货币实际汇率较危机前水平上升了10%15%,目前为止,货币升值还没未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复苏产生太大打击,但是如果实际汇率持续升值,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日本等国家汇率干预措施使得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但未能成功地阻碍货币进一步升值,同时如果没有合适的对冲机制,国内通胀的压力会大幅增加。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维克拉姆·尼赫鲁指出:“如果资本流入持续强劲,尤其是在全球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那么当局面临的挑战就将是如何在对大量资本流入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的需求与保持竞争力、金融部门稳定和低通胀之间进行权衡。”

报告指出,自从20101月以来,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已经较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升值超过4%,自从今年6月重启汇率之后,人民币较美元的名义汇率已经升值2.4%。中国货币当局可以通过人民币名义汇率的逐渐升值减缓价格压力。

另外,中国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和投资方式以实现再平衡,近期医疗、教育与社保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需要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新的资源能够有效到达再平衡的新产业,而不是传统产业,二是支持城镇化改革深入。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