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还是做主业“白酒”
老窖现在把这些产业全部都归并了。米业我们已经股权置换,还是做酒了,老窖把米业交给金健,金健把它的酒厂交给我们,各取所需,发挥优势。
老窖目前对其他产业投资采取的策略是,归并、退出、整合,已经只有主业,还保留有房地产公司,证券行业是涉及投入……(浏览全文)
汪俊林:郎酒最终要上市
郎酒不上市,我们今年就可以只做市场,不要利润,而上市公司,却必须保证中小股东的利益,却不能保证企业有高速的发展。
不论是宝光集团、长工集团还是郎酒,我都是把不值钱的东西做到最好,最终政府受益、职工受益、企业受益,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我们不会去看短期效益……(浏览全文)
泸州老窖沉浮
老窖地处西部内陆,90年代初期,与中国所有的企业一样,彷徨并且迷惑,产权不明晰,企业之路怎么走,方向并不明确。
这个时候,1941年出生的王明藻接过了百年酒厂的接力棒。
在王明藻就任的4年中,酒厂完成了5件大事:一是泸州曲酒厂正式更名为“泸州老窖酒厂”;二是王率领1553名职工,将注册资金2142万的全民所有制酒厂,打造成为现代化企业的雏形——股份制老窖公司;三是花费不到两万块钱,完成老窖上市前的一切准备;四是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国窖”,三年之后获批,之后才有继任者袁秀平推出耳熟能详的老窖高端品牌“国窖1573”;五是率先在国内白酒行业推出第一瓶亲自包装设计的高档白酒。
1993年5月27日,王明藻被免去厂长一职,随即以 “受贿7万元”被泸州检察院逮捕,1994年,泸州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
老窖的改革并没有因为王明藻的被捕而停止……(浏览全文)
郎酒集团至今未获得“郎酒”这个品牌,每年郎酒必须向品牌拥有者泸州市古蔺县政府交纳数百万元的 “郎酒”品牌使用费。
卖酒就是卖牌子。贵州的茅台、宜宾之五粮液、泸州的老窖,无一不是将酒的品牌所有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对于“郎”这个白酒品牌的归属,郎酒集团的“三朝元老”李明政承认,确实有点尴尬,一方面集团大力宣传“郎酒”的品牌价值已达60多亿;另一方面,如果古蔺县政府单方面宣布收回“郎”之品牌,郎酒集团就会陷入困境。
事实上,外界对于郎酒并购一案,批评如潮,著名学者郎咸平也颇有微词……(浏览全文)
如果以1997年的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为界,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已历时十年。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革依然亟需进一步讨论。3年前经济学家郎咸平和张维迎的那场关于“国退民进”的大争论似乎早已烟云散尽,但有关问题直到现在并没有一个共识。 作为关注的第一步,我们把地处内陆的四川省白酒企业改制作为蓝本进行调查,期望在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鲜活的商业实践能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相关的系列报道,将在今后的若干期陆续刊出。
茅台迷雾,终于等到了雾散之时。然而,茅台迷雾是一种何样的迷雾?这种迷雾又是谁造成的?
贵州茅台这样一个大型的上市公司,其总经理的去留,在短短的一个周末、两天内,就由相关部门完成了“权力更替”。贵州茅台的董事会是不是被架空了?还是董事会心悦诚服接受相关部门的安排?为什么相关信息没有按证监会规定及时披露?如何给千万股民一个交待?……(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