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 观“金融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展”
李勇
2010-08-19 16:39
订阅

实习记者 李勇 近日的北京展览馆并不像以往的门庭若市,特定的门票并不对外出售,只是发给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内部人士。这里,正在举行的是“金融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展”。展览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投公司联合举办,日期为810日至822日。

这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强有力贡献的金融系统,同时也是利益寻租空间巨大、犯罪案件频发的金融系统所举办的建设展。

一进入展览馆,四代领导人对反腐建设的强调和要求就以文字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彰显中央反腐的决心。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力度一再升级。

811日,建设展开展的第二天,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来到展会,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安全、稳健、廉洁、高效运行,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此外,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会展810日的开幕式上也重申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虽然金融系统的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但金融系统的腐败却未销声匿迹,反而常见诸于报端。从王小石案揭开中国股市黑幕,到王益案今年4月份宣判,再到近期证监会工作人员李莉涉嫌内幕交易引发的舆论纷杂,每一次金融系统涉嫌的腐败问题都能够引发民众的强烈关注。其实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只有规范的金融秩序才能不损害每一个人的利益,市场经济只有在规范的金融秩序下才能健康地运行。金融系统廉洁之重要,毋庸置疑。

此次建设展共分为六个部分,集中展示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金融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取得的重要成果,重点剖析了各种类型的金融犯罪案例及其原因和警示。

让记者最为深刻的是以“触犯刑律,悔恨终生”为主题的第四部分。该部分集中展出了受贿案、贪污案、职务侵占案等不同类型的金融犯罪案例,警示金融从业人员以案为鉴,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案例中,既有为蝇头小利而火中取栗的毁穴小蚁,也有数额庞大的巨贪之户。

在展会的一个案例中,一位落马人员亲笔写下了一封忏悔信,其中的一句话大意是自己从受人尊敬的人民公仆变成了天天与自己曾经鄙夷的罪犯、强奸犯生活在一起,这种生活状态的改变让其痛心不已。这句话,足以让现实中那些把人们赋予的权力当特权的公仆反思。

因为金融系统的属性,要求反腐必须时刻放在金融系统的第一位,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其应有之义。

参观临近结束,再次走到展览入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一段语录映入眼帘,“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占有和使用公共资源较多的部门。近年来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腐败时有发生,一些垄断企业薪酬过高,与其他行业职工收入差距过大。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规范和治理。”

在现实面前,温总理的话有待进一步落实。希望金融系统腐败绝迹的这一愿景能够照进现实。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