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赛纳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中国第一台有核心技术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打印机在中国研发成功,开始了批量化生产。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激光打印机核心技术,有能力研发制造激光打印机的国家。
自此,中国告别了激光打印机完全依赖进口的时代,也宣告国际跨国公司对全球打印机技术领域近三十年的垄断被打破了,全球行业市场的垄断格局将被改写。
赛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公司现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激光打印机用的通用硒鼓,2007年,联想控股旗下专事风险投资的子公司联想投资斥资入股赛纳科技,成为战略投资者。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先生非常重视赛纳科技激光打印机的研发进程。
打破垄断
打印机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很少有人知道,日常办公所用的激光和喷墨打印机居然没有一台是中国人自己研发制造的。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一些品牌打印机,全部是贴牌的产品。
为什么一台小小的打印机却把我们难住了呢?熟知打印机行业发展的人都知道,早在20多年前,国际跨国公司已经推出了打印机技术,但时至今日,这项技术仍未能被中国人掌握。不是技术高难到无法攻克,而是少数的几大国际跨国公司组成的打印巨头为这个行业制定了特殊的商业模式。他们将高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的打印机低价出售,再通过后续的高价打印耗材销售牟利。同时,他们又申请了十几万项打印机及耗材的技术专利,形成了庞大的专利壁垒,使打印机和耗材行业成为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资、高专利保护的行业,形成了垄断的技术和市场。商业模式和专利技术障碍是横在打印机制造后来者面前的两座大山。在这样的游戏规则控制下,全球的打印机产业只被少数几个国际跨国企业牢牢掌控。
近十年来,在全球再没有一家企业能闯入打印机研发制造这一领域。因为要进入打印机行业,除了要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本之外,必须要承受多年的持续投资却没有回报的风险,要克服十几万项专利的壁垒。所以,今天我们已广泛使用的喷墨打印机大多数都是日本和美国的国际大公司研发制造,而激光打印机制造基本上是以日本企业为主,美国、韩国企业也有相当份额。
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打印机行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巨人的游戏”。
创新求生存
一直以来,赛纳科技坚持致力于兼容硒鼓零配件的研发及相关专利技术的开发,创建了一整套打印机及打印机用硒鼓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体系。
赛纳科技清楚地认识到,市场上的新产品总在不断更新,再生硒鼓资源一定是供不应求的,只有具备生产全新自主专利硒鼓的能力,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事实证明,全新兼容硒鼓产品有力地补充了再生资源不足的缺陷,也形成了赛纳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赛纳科技拥有包括知识产权律师及专利工程师在内的专职知识产权研究团队,并聘请一批欧美日等国的著名律师事务所和专利事务所为长期知识产权顾问,现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及完善的管理制度。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积累,赛纳科技已建立了庞大的专利技术平台,拥有大量的可使用的打印机和耗材专利,已经掌握了完整的激光打印机技术。
打印机与耗材在全球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据美国知名咨询机构LYRA的数据分析显示,2009年全球打印机的出货量是1.07亿台,销售收入650亿美元。全球耗材总销售收入约为750美元,打印机和耗材总营收高达1400亿美元。在中国,2009年,打印机的产销量也超过1000万台,打印机总销售收入超过50亿美元,耗材总销售收入为76.9亿美元。
- 中国所持“两房”债券该不该卖出 2011-02-28
- 中国已从利比亚撤出近2.9万人 2011-02-28
- 首届“中国责任地产TOP100”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2011-02-28
- 全国社保基金信托投资首单启动 30亿投资8万套南京保障房 2011-02-28
- 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