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市明:职业化野心的新版本
邹市明真的能产生像刘翔那样的冠军效应吗?北京奥运会前,就有很多人探讨,在众多奥运冠军中,谁会成为下一个刘翔?奥运后,在创历史记录的51块金牌中,这些人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邹市明。在上月举行的第46届WBC(世界拳击理事会)全球年会上,国际拳联(AI-BA)副主席、中国拳跆中心主任常建平表示,2010年国际拳联将举办自己的世界拳击职业联赛,邹市明等中国优秀拳手将涉足职业拳坛。
邹市明,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男子轻量级(48公斤级)冠军。之所以大家一致认为邹市明会成为下一个刘翔,甚至超越刘翔,不仅因为这是中国奥运史上首枚拳击金牌,更因为拳击这项运动所具有的更为大众化、更具社会关注度的前景。
职业化
刘翔从事的110米栏在田径界其实属于边缘项目,真正的飞人大战是100米。但包括100米在内的所有田径项目,除黄金联赛外,至今尚未真正职业化。而黄金联赛的价值在职业体育界实在不值一提,每站比赛的冠军奖金仅有两万美元左右,只有获得全部六站分站冠军的运动员才能在年终分享百万美元大奖。
刘翔之所以能年收入超过千万人民币,靠的并非比赛收入,而是因为其创造了中国人、亚洲人、黄种人在男子田径项目上的奇迹,获得了众多广告代言。在这一点上,邹市明具备同等性质,他是中国首位拳击奥运冠军。
邹市明还具备刘翔不具备的 “高收入”职业特点——刘翔千万人民币的年收入放在拳击界同样不值一提。泰森、刘易斯、霍利菲尔德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拳击明星,年薪超过5000万美元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其实不仅是这些重量级拳王,拉里奥斯、莫雷诺等中国人不熟悉的轻量级拳王又哪个不是年收入超过千万美元的超级富豪呢?在2007年的福布斯体育富豪榜上,来自美国的中量级拳手奥斯卡·德·拉·霍亚(OscarDeLaHoya)以年收入4300万美元高居榜单第二位,仅次于老虎伍兹,超越众多F1、NBA等明星。IBF(国际拳击联合会)、WBC(世界拳击理事会)、WBA(世界拳击协会)、WBO(世界拳击组织),职业拳坛四大拳击组织的任何一场冠军争夺战的出场费和比赛奖金都是以千万美元结算。
要想取得这样的商业价值,职业化是必由之路,邹市明也深知这一点。在获得亚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后,参加职业拳击比赛,成为了邹市明的终极目标。北京奥运会后,邹市明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袒露了成为职业拳手的渴望。“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去职业拳坛尝试一下。”邹市明说,“我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荣誉。如果我能进入职业拳坛,应该有利于拳击运动在国内的推广吧?我并不把钱看得很重。但我认为自己还可能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拿了金腰带,人生才更圆满。”
进军职业拳坛、摘取金腰带是大多数业余拳手的毕生梦想。此前包括阿里、刘易斯、霍亚等职业拳坛的传奇人物都是在赢得奥运冠军后才摘去了象征业余拳赛的防护头盔,如今邹市明也凭借一枚金光熠熠的奥运金牌获得了职业拳坛抛来的橄榄枝。IBF、WBC、WBA和WBO都向邹市明抛出了绣球,希望其加盟。在上月举行的2008世界拳击理事会(WBC)第46届年会前,WBC主席苏莱曼特地找到现任中国拳击队总教练张传良。“邹市明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拳手,为什么不打职业赛?”苏莱曼对张传良说,“邹市明是拳击界的姚明,甚至会超过姚明!”他们的依据是,中央电视台曾经对每周日播出的职业拳王争霸赛做过一个数据调查,虽然国内参与拳击的人数不多,但调查发现,中国拳击迷有4000万,仅次于NBA球迷。
在一次商业活动中,世界最著名拳击经纪人唐·金更是直接把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递到邹市明面前,“只要你签个字,我带你进职业拳坛,这100万就是你的了”。尽管很想进军职业拳坛,但邹市明当时还是很冷静,他委婉的回答道:“我是国家培养的,一切听从国家安排。”拥有超过5亿美元资产、当今世界最成功、最有影响的职业拳击推广人唐·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陌生,因为古巴拳手斯蒂文森早就拒绝过他。当时唐·金诱使三届奥运会冠军斯蒂文森和阿里大战一场,出场费100万美元,斯蒂文森回了句很经典的话:“100万美元怎能与1000万古巴人的荣耀相比!”
虽然时隔几十年,但邹市明和斯蒂文森的顾虑仍然一样——国际拳联(AIBA)规定:职业拳手不得参加业余拳击比赛,业余拳手也不得参加职业拳赛。如果业余拳手参加职业比赛,就意味着其自动放弃业余拳手身份。业余拳击运动的最高水准是奥运会拳击比赛。即:如果进军由职业拳坛四大拳击组织举办的职业拳赛则无法再参加奥运会,像拳坛的标志性人物泰森就没有参加过奥运会。
“邹市明等中国顶级拳手不能耽误奥运会。”常建平曾经的表态堵死了邹市明的职业化之路,因为中国还需要邹市明出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
新路径
但事情在上月举行的WBC全球年会上出现转机。常建平在会上表示:“邹市明可以打职业比赛,我想国际拳联开展的职业联赛将是最好的选择。”
国际拳联职业联赛是什么?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来自中国台湾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他在2006年底当选国际拳联(AIBA)主席之后,一直在筹划属于国际拳联自己的职业联盟,以对抗四大职业拳击组织对国际拳联的侵食。因为在过去,一旦有业余拳手表现出色,就很快被四大职业组织以重金挖走,尽管国际拳联出台了包括禁止职业拳手参加奥运会等在内的一系列规定,以阻止高水平拳手的流失,但在四大职业组织的重金诱惑下,这些措施的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上任时,吴经国就表示:“AIBA今后最重要的改革就是与职业接轨,以杜绝职业拳击组织坐享业余拳击成果的现象。”在2007年底的芝加哥会议上,AIBA开始着手准备建立自己的职业联盟,今年8月22日,AIBA与全球知名体育推广商国际管理集团(IMG)签约,确定2010年正式推出全球职业联赛。为保证优秀拳手能登上职业拳台又不削弱奥运会拳击比赛水平,作为奥运会拳击比赛主管方的国际拳联(AIBA)规定50%左右的职业联赛选手仍可参加奥运会。
据悉,该联盟每年举办一次职业拳击联赛,有16支队伍参赛,其中欧洲、美洲、亚洲各五支,大洋洲一支,每支队有12名拳手(6名主力、6名替补)。比赛采取主客场的形式,共分10个级别,每场五个回合,并将打破现有的个人赛模式,改以队与队的形式对抗。中国已取得亚洲区的一个组队名额。
解决了参加奥运会的问题,邹市明也获得了参加此项职业联赛的机会。“2009年2月,邹市明就要跟国际拳联组建的职业联盟签约,成为一名职业拳手,2010年开始,他就可以参加全球职业拳击联赛。”常建平说,“以邹市明现如今的发展趋势,他以后应该具有更大价值。”
邹市明参加国际拳联职业联赛真的能够产生超越刘翔甚至姚明的效应吗?常建平的理由是,IMG将投入2-3亿美元打造职业联赛,近年来拳击比赛的收视率和市场也高速发展。
但北京体育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著名拳击教练阿诺德并不看好这项崭新的职业联赛。“先看看赛制,比赛只有5个回合,如何满足电视转播的需要?要知道,职业拳击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收入,电视转播费是很重要的一块。而且以队为单位进行角逐,还要打主客场,这本身就与传统意义的职业拳击相去甚远。再从拳手资源来看,职业联盟将通过IMG和各地区拳击协会的拳手签约,很难想象完全由业余拳手转型的运动员可以代表世界拳击的最高水平。”阿诺德说,“这些都将影响到职业联赛的收益,并进而影响比赛奖金规模和分配。如果职业联赛无法和四大拳击组织形成竞争,国际拳联如何网罗世界上最优秀的业余拳手参加自己的职业联赛?稍有野心的业余选手肯定还是会去选择奖金更高、影响力更大的四大拳击组织”。
前中国奥委会秘书长魏纪中也承认,职业化以来,某些体育项目在职业和业余之间存在巨大沟壑。比如网球,与奥运会相比,球员显然更看重四大满贯,莎拉波娃就为美网放弃了北京奥运会;NBA同样如此,奥尼尔、麦迪等明星球员为争夺总冠军戒指多次拒绝代表国家队征战奥运会;A1世界杯和高尔夫世界杯也是这样,顶着世界杯的头衔,两项赛事都无法吸引各自领域最优秀的选手;拳击也是这样,最有分量的既不是世锦赛冠军,也不是奥运会冠军,而是职业拳王金腰带。在很多强调个人的职业赛事面前,国家荣誉固然重要,但薪酬更重要。国际拳联职业联赛能否在奖金上和四大职业组织相比目前还无法预测。
虽然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考验这个新联赛的市场前景,但就像吴经国所说,它至少给业余拳手提供了一条通向职业化之路。

- ·柏林:设计城市的下一站 | 2008-12-31
- ·城市公告牌 | 2008-12-31
- ·楼市探底四大猜想 | 2008-12-31
- ·土地转暖基本无望 | 2008-12-31
- ·中信建投:逆市布局 |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