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贷款难症结 银行截流
徐瑞跑遍了江苏省内的商业银行,至今连企业的流动性贷款都还没有落实。这个在无锡拥有一家纺织企业的生意人开始裁员。“生手已经全部裁掉了,再往下就只能把一些管理人员裁掉了。”
不是银行没有钱。过去100多天里,央行连续多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仅此一项释放流动性1万亿元左右。但是央行12月15日的数据显示,1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反而比10月份下降了2600亿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正持续滞留于银行。“整个经济下滑还看不到底,所以银行都出现了明显的惜贷情绪。”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人士说。
企业贷款之旅
11月底,徐瑞第三次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他说:“本以为中央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我们这样的企业能有希望,但现在看来很难。”
下转04版
上接01版
徐瑞的公司在无锡当地属中等规模,出口布料和成衣,也做来料加工,主市场是欧洲、美国和日本,销售收入过亿,每年净利润可达2000万到3000万元人民币。2003年到2006年间,这家企业被看作中小企业中的优质客户,当地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争相贷款。
“当时现金回流很好,银行只要拿到我们的销售收入和账期,一般都比较放心。”徐瑞说。
去年年底,这家纺织企业开始遭遇海外金融危机的冲击,“欧洲的单子少了1/3,我当时以为只是欧洲经济下滑造成的,所以并未特别在意。那时候我已经在和很多银行申请贷款了,当时不少银行都说没太大问题。”
今年年中之后,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这家纺织企业感受到了未有的寒流。由于银行贷款没有落实,计划于5月份新上的无纺布设备被迫停止进口,公司的生产线由5条缩减到3条,而且在10月份之后都处于开工不足状态。现在,企业库存已经超过了2009年的定单数量,来自欧、美两大市场的无条件退货已经抹掉了2008年勉强维持的利润。
今年7月份,民生银行正式提出不再向徐瑞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已有贷款也不再展期。之后,徐瑞跑到南京商业银行,对方的回答是,纺织行业已经成为行里明确限贷的行业,除非是地区行业龙头。
8月,徐瑞向各家商业银行再次提出,除了用应收账款做抵押之外,拿个人的房产做抵押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但是商业银行的反馈是,应收账款账期过长,之前已出现过坏账,不能再作为抵押担保;个人房产可以做抵押,但是要在评估价的基础上打对折做抵押。
“房价下跌,银行评估价已经压的很低了,再打个对折,抵押得来的贷款对我来说是杯水车薪。”徐瑞说。
到今年11月份,徐瑞已经跑遍了江苏省内的商业银行,至今连企业的流动性贷款都没有落实。他不得不裁员。“我也没有办法,说实话,私下里都是乡亲朋友,这个时候我也很难。”徐瑞说,“原本我非常有信心,我已经拿出了自有资金从欧洲进口了无纺布加工设备,只要银行能够持续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我们肯定没有问题。”
徐瑞的经历并非个案。从12月15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9.57万亿元,比10月份减少了2600亿元,甚至比9月份也减少了800亿元。
11月正是国务院宣布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的一个月。
被截留的流动性
不是银行没有钱。9月份之后,央行连续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1.5%,中小金融机构下调更多,粗略计算,仅此一项就释放流动性1万亿元左右。而且,停发三年期票据、减少央票发行等货币政策操作,也将使金融机构保留更多的流动性。
不过建设银行江苏分行的人士称,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像纺织、小水电、出口型企业的贷款,总行都基本不会批了,“已经被打回来好多次了,所以年中之后我们分行一级基本都不再做这些行业了。”
“现在我们都是上市公司了,我们(行领导)都要对自己审批的贷款负责,出了问题自己位子就得挪。”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说。
惜贷气氛下,即使连国家鼓励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贷款,如果无法保证未来良好的还款能力,各家商业银行几乎也不给贷款支持。
11月,为配合投资拉动GDP,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调整。按照调整后的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将新建约4万公里铁路,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一些地方也据此规划了大规模的铁路投资计划。
而银行对此的态度并非毫无保留。有些铁路本来运输能力就不能满负荷,再一下子上这么多铁路,运输能力更要摊薄,上述国有银行高层人士称,“我们银行是不会给这样的铁路贷款的。地方财政支持也都是一次性的,未来的还款能力都要靠项目本身。”
在4万亿的投资中,公路投资也是重头戏之一。一些银行对此也变得谨慎小心了。“稳定的公路收费是保证银行贷款能够收回的最基本保证。而这次经济下滑,政府要下决心鼓励消费,其中重要的办法之一就是取消至少是大幅度降低各类税收和费用,高速公路的收费也面临大幅度降低,对银行来说,这些高速公路项目就没有保证了。”招商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称。
相比之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在大规模政府投资中,高速公路项目贷款被商业银行看作绝对的优良资产,不仅贷款期限长,收费的价格只可能提高不可能降低,而且这些高速公路的收费权转让给信托公司代持,银行也可以大赚一笔。
银行惜贷也影响到了消费。10月份居民消费贷款同比少增了642亿元,11月同比依然少增了323亿元。一家基金公司的宏观经济报告称:“在出口、大宗商品萧条之后,如果经济形势仍然下滑,下一个出现委靡的领域可能就是消费。”
这并非表示银行干脆不贷款了。4万亿的蛋糕,银行不会熟视无睹。12月初,仅交通银行一家的贷款就高达近百亿。配合项目申报,交行上海分行48小时内就完成了对白龙港城市污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出具15.4亿元贷款承诺。上述建设银行江苏分行的人士也说,“现在主要就是争取一些国家财政或者地方财政支持的行业,大型基础设施、能源、电力等”。
央行数据也显示,11月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按可比口径增加4769亿元,同比多增3895亿元。
但是这没有改变银行惜贷的大局。“银行的钱多的无处可用,无地可贷,但是却也不肯低价贷,现在上海比较普遍的银团贷款的利率都是Libor+200到300个基点,这个利率很高,对企业来说很难承受,但对银行来说又不肯降低,因为担心企业无法还钱,结果就是导致钱贷不出去,大量滞留在银行。”上海一家外资银行的董事说。
一位国有银行的高层说:“现在贷款不会再像1998年了,那时候中央一声令下,大家都拼命贷,后来造成了很多不良贷款;现在银行都是上市公司,都有股东利益,对项目的考核不是凭政府一句话了。”
谁来输血中国经济
银行惜贷是一种理性选择。不过,银行为此也承受着经营压力。
央行数据显示,11月份,在人民币贷款余额减少2600亿元的同时,居民存款增加了4100亿元。这意味着,银行存贷比也会进一步下降。
目前,国债市场一年期收益率不到2%,和存款成本相当,对商业银行来说,除了贷款之外的资金运用领域也几无可赚钱的余地。他们要根据政策安排贷款给质量较高的政府鼓励项目,尽量避免不良率的高企,还要为滞留银行的资金寻找其他的高收益投资渠道。
但是另一个后果是,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传导至实体经济,企业资金困局无法缓解。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银行的整体利益和宏观经济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在国内的经济体系中,如果银行不放贷,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大,出现大面积死亡,那么银行资产质量只会进一步下降。银行单方面的希望自保是很难的,在某种程度上要与企业同舟共济。
明年这种情况很可能恶化。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鲁政委在一份报告中称,在信贷对扩张性政策第一轮的项目争抢之后,面对着项目“质量”(中央政府立项和投资情况)的下降,以及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加大,很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度末,信贷难以继续保持强劲。
或因如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文明确,明年广义货币M2的增速为17%,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不过鲁政委表示,达标存在较大困难。他说,银行对非财政立项项目,依然存在较重的惜贷情绪;由于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不景气,这方面也缺乏信贷需求。
郭田勇则认为,在弱经济周期下,银行的不确定性的确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税收、贷款核销政策等方面尽量给予银行更多的优惠政策。“作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增加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他说。

- ·弘毅投资赵令欢:PE正逢难得机会 | 2008-12-31
- ·郭田勇:银行业或将零增长 | 2008-12-31
- ·出口将遇艰难一年 企业盼减税 | 2008-12-31
- ·一号文件六度锁定“三农”09年农民增收更难 | 2008-12-31
- ·弘毅投资赵令欢:PE正逢难得机会 |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