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lPoint借医改深耕中国 3年进入私营健康险市场
新医改方案出台渐行渐近之际,外资健康险公司 “嗅”出了其中的商机,并付诸行动。
正如金融危机没能阻挡美国最大健康险 WellPoint公司 (下称WellPoint)在中国的投资步伐,其在华子公司——成立近一年的康众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康众)正“四处出击”,寻找中国合作伙伴,以及试图开发医疗服务提供商专属网络。
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召集有关部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研讨医改方案;而据有关媒体报道,新医改方案或将1月出台。
这天,康众CEO约翰·P·杜梅卡(JohnP.Domeika)告诉本报,医改中,私营资本在医疗领域的发展空间是WellPoin的关注焦点;如无意外,将在2011年以合资健康险公司的身份进入中国私营健康险市场。
二步进行曲:布网与TPA
据悉,WellPoint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分为两步,即通过其子公司美国安森保险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与中国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康众提供第三方管理(TPA)及咨询产品和服务。
约翰·P·杜梅卡很清楚,WellPoint的第一步“布网”是在中国成功与否的关键,包括建立专属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网络成为其重中之重。
截至目前,康众已经与超过15家医疗服务提供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一直在寻找有战略关系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此外,成功服务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两大客户。
据约翰·P·杜梅卡透露,其网络建立的路径是,先建立一个基本国际医疗服务提供商的本地网络,精选知名二、三级医院;而因为医疗服务提供商网络还是新概念,目前的重点是与对方签订直付结算关系的基本合同;并与之进行长期可行的信息交换,还包括推进数据收集,支持未来的数据分析和产品(项目)开发,利用管理,案例管理和疾病管理,甚至于未来产品开发等……由此,真正建立起一种深度的合作关系。
然而,业界专家认为,在中国如果健康险服务商与医疗机构没有股权关系的话,合作只能是松散性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表示,医疗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使得医疗服务市场吃大锅饭,全是经济舱,如果有头等舱就会有保险的需求。因为,有能力买健康保险的人宁愿每年做昂贵的体检也不愿买保险,对他们来讲医疗成本太低——目前尚未形成就医制度的分层。
“投资医疗机构与建立合作关系固然是‘布网’的两种渠道,”约翰·P·杜梅卡说,“但现实情况下,后者更可行性。”
约翰·P·杜梅卡则认为,不否认股权关系很重要,但无法去投资每一家医疗机构。康众的做法是首先找到最好的医疗机构,了解其发展驱动力是什么,让其认为WellPoint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合作伙伴,并告诉他们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有选择权利。
“当然,合作的前提是双方互相信任。”约翰·P·杜梅卡说。接下来,如何提供TPA服务,康众亦是布局周密。如,搭建附加业务资讯和分析工具的数据库,与医疗服务提供商建立电子理赔交互平台,以及文档成像及自动工作分配、光学字符识别(OCR)、构建为被保险人、团体和医疗服务提供商开发功能强化的门户等。
“短期看淡 长期看好”
其实,某种意义上,WellPoint在中国的一系列动作旨在日后给中国市场提供健康险产品,但前提是需要成立合资健康险公司,WellPoint将在3年后实现该计划。
“WellPoint正在为此寻找不限于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因此,我们特别关注新医改给商业健康险带来的机会。”约翰·P·杜梅卡说。他认为,医改应该给出一个平衡——政府与商业机构各自的职能边界是什么?而最终的医改结果应该是政府必须交出一个使得全民都能获得医疗保障的解决方案。
一家国内健康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医改对其而言,目前只是中性。约翰·P·杜梅卡亦坦言,基于目前的经济不确定环境,短期内,他并不看好中国的健康险市场——需求不足;但长期来说,蕴藏巨大商机。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健康险市场总保费为548.7亿,相比去年增幅高达59.5%,但这并不意味着健康险市场真正启动,其占人身险总量仅7.8%,而这个数字近几年都在8%上下徘徊。
专家认为,医疗体制及健康险发展模式制约了我国健康险市场的发展。
约翰·P·杜梅卡也说,问题在于中国健康保险大多以附加险形式存在,不独立。其现状是由专业健康险公司、寿险公司、财险公司共同经营。而综合型保险公司往往将健康险作为附加险种销售甚至赠送,单一的健康险种很难销售,专业健康险公司陷入了尴尬境地。
事实上,“尽管作为美国上市公司WellPoint的股价在危机中跌幅高达50%,但却高出同业3%,而且公司基本面及财务状况很稳定——因此,不会改变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甚至会加大投资力度。”约翰·P·杜梅卡说,“令人欣慰的是,WellPoint去年在美国的健康险保费收入竟逆势上扬了1.2%,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未来中国市场的潜力。”
德国健康险公司DKV曾预测,以每年15%的保费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中国健康险保费有望突破1200亿元,而这个增速是全球健康险市场的2.5倍;瑞士再保险《sigma》研究报告估计中国健康险市场潜在的商机达4890亿人民币(约合670亿美元)。

- ·金融中心之争第二役 标的物:PE | 2009-01-22
- ·中产家庭理财样本 | 2009-01-22
- ·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 | 2009-01-22
- ·“中国第一油画村”的年关 | 2009-01-22
- ·深港应共建“国际大都会” | 200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