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3-06
作者:欧阳晓红

戴皓:何不开闸险资放贷

欧阳晓红

  听起来很新鲜的保险资金 (下称险资)放贷或许成为险资一种新的运用渠道。

日前,在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在 《关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案中,建议允许贷款投资成为险资的一种重要投资方式。

“基于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特性,囿于目前投资收益疲软的困境,贷款投资的开闸迫在眉睫。”戴皓说。

被“束缚”的险资

“目前险资运用渠道偏窄,存在回报率偏低、资产负债不匹配等问题。”戴皓称。

他解释说,由于缺乏投资渠道,国内保险资金的投资主要投放到存款和国债等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上,随着利率下调的预期通道,投资回报率也将持续递减,未来造成我国保险业出现支付缺口的潜在风险较大。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保险公司总资产3.38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3.06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和债券占比83.9%,股票和基金占比13.9%,其他投资占比2.2%。

“何不通过某种机制,统筹兼顾,盘活巨量的险资,让其更好的发挥融资功能?”戴鰑说。

险资投资贷款在国外并不罕见。如美国、日本就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放款、不动产、保单放贷等业务。美国险资的投资结构比重依次是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抵押贷款、保单贷款和不动产。

“投资贷款并不违背险资安全且稳健性原则。”戴皓称,适当借鉴和参考国外保险行业的投资比重结构对于进一步拓宽我国险资运用渠道是十分有益的。

拓宽与创新

“考虑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和保险资产负债的匹配性等要求,险资运用渠道的拓宽与创新十分必要且紧迫。”戴皓认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对目前应对金融危机,解决中国金融业回暖问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贡献不菲。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投资渠道中,股票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最高,但风险较大。贷款的回报率是股票的一半,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回报率只有股票投资回报率的1/5。保险公司的投资一向以债券为首选,因为债券具有高流动、低风险的特征,但缺点是收益不高。

不过,目前我国仅允许银行直接进行放贷。险资特别是寿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其保险产品的交费期和责任期多数长达20年以上。根据久期匹配的原则,保险资金相对于银行更适合开展中长期贷款。

“根据国际上保险资金运用的经验,贷款投资是比较适合保险公司的投资品种之一,其收益较高且稳定,不仅符合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特性,同时,还可以借此与客户建立稳定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保险业务的良性发展。”戴鰑说。

鉴于上述分析,戴皓建议应允许贷款投资成为保险资金的一种重要投资方式。同时,率先进行分散性较好、风险较小的个人贷款业务,待条件较为成熟以后,再进行企业贷款业务。为确保贷款的偿还,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一般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建议重点考虑住房按揭贷款。

学界认为,放贷资金的开闸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需调整金融管理格局的原因,对于放贷人的认识,监管层存在争议,而各监管方的协调难度可能是制约险资放贷的瓶颈。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认为,是时候考虑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融通资金过程中的作用了。

戴皓建议不妨试点强制贷款,可参照国外成熟的经验。“目前经济环境下,由险资来发放贷款对银行和保险公司均有利。”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